最新俗语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俗语
俗语“门要留三 房要留四 棺要留六” 到底有什么讲究?(组图)
2020-08-30

以前的那个年代,没有精密的仪器,所有的东西都只能靠着人工准确计算,对于手工艺人的手艺要求非常高。为了将一些好的手艺代代相传,人们就会根据制作的经验制作成一些俗语,将一些特别的讲究与通俗的语言让大家所熟知。比如门要留三,房要留四,棺要留六,我们来看看这里面有...

俗语“一家若做两门出 鳏寡夫妻时常出” 古人为啥这样讲?(图集)
2020-08-03

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活动也是各种各样,譬如新年,与其相关的活动还有贴春联、吃年夜饭、熬年、拜年等,但是作为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华民族,这些民俗活动只是一部分而已,除去民间传统的习俗之外,还有一种特殊而低调的文化传承,那就是民间的俗语。其虽然看...

“饭只吃八分饱”原来是这个意思!(图)
2020-07-26

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讲究适可而止,才会拥有好的人生。古人言:物极必反,这是有道理的,并且亘古如斯。适可而止的人生,才走向成功:人在顶峰,迈步就是下坡路;身在低谷,抬足就是步步登高。绷得太紧的弦会断,思虑过度的人会疯。水至清无鱼,人至真无友,山至高无树。适可...

民间常说:“饱汉不知饿汉饥” 后半句更经典 却经常被忽视(组图)
2020-07-12

俗语是一种区别于雅的文化分支,大多数情况下俗语都产生于田间地头。虽然很多俗语看起来,并不具备文化气质,但如果深入挖掘俗语的魅力,却可以发现蕴含了很多人生道理,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验。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饱汉不知饿汉饥,这就是俗语从表面意思上去理解,吃饱...

俗语:酒不顾人、色不顾身 都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组图)
2020-07-09

养生现在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以前都是说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注重保健,但是现在,眼看着加入养生大队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其实主要是因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太不健康了,熬夜、暴饮暴食、生活不规律...

古人讲:“人情好似初相识 到底终无怨恨心” 啥意思?(组图)
2020-07-04

民间有很多俗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俗语会告诫世人为人处事的方法,也有的俗语是为了劝诫人们积极生活。无论哪种类型的俗语或道理,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家过得更好。也有一类俗语却是爱情箴言,为广大痴情男女指明了爱情的方向。俗语人情好似初相识,到底终无怨...

古人常说:“母在不庆生 父在不留须” 究竟啥意思?(组图)
2020-06-21

俗语,最早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中,曾记载: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俗语在古代社会,是百姓的常用语之一,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广泛流行。按照现代...

民间俗语:“四十多欲 大势已去” 啥意思?下半句才是精华(图集)
2020-06-20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几十年,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寥寥无几。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相信一定是很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古代社会虽然生活条件一般,但是却并没有限制人们的思想。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俗语,都是老祖宗们的智慧结晶。四十多欲,大势已去;五十多情...

“四十比三 妻离子散”是比哪3方面的事?(图)
2020-05-25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文明长河之中,拥有着数不清的光辉岁月,并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文化。而在众多文化篷勃发展的同时,有这么一种流传街头巷尾,深受大众喜闻乐见的俗语文化。这些俗语在历史的进程中,散发出它们独特的韵味,深入民间,遍布在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仿佛许...

老祖宗大智慧:“男怕磨 女怕泡;鸡怕撵 狗怕舔” 啥意思? (组图)
2020-05-23

中国作为人类史上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断绝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瑰宝,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物质方面的东西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损腐烂,精神上的财富则会亘古流传,历久弥新,对我们今天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据《世界大观》...

俗语“勾头女子挺胸汉 一生富贵半生闲” 古人的识人术!准吗?(组图)
2020-05-21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五千年长河中孕育出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诸如诗词、歌赋、药典、风水、相术等特色文化,虽然诗词、药典深入人心,但是算命看相之术同样影响甚广,而这种古老的识人术,是根据人体面貌气色、五官匀称、手掌纹路等特征推测一个人的吉凶...

俗语:“逢人减岁 遇物加钱”祖先为人处世之大智慧(图集)
2020-05-18

浩浩荡荡的历史传统文化长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他们不仅优秀,而且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因此,就流传了下来了许多朗朗上口的俗语,比如逢人减岁,遇物加钱,就是其中一个。逢人减岁你知道这句俗语是啥意思吗?我们简单地从字面上来了解,就是遇到别人,他让你猜猜他的...

老祖宗的话“斗米养恩 担米养仇” 道尽世间人性(图集)
2020-04-22

话说很久以前(这是故事的一贯性开头,具体年代不可考),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和睦相处,没有任何纠纷,但是其中一家相对较穷,另一家相对较富裕些,尽管贫富存在差距,但两家各过各的日子,两家没有利益冲突,倒也相安无事。那一年,天下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富的一家,因...

“女不进藏 男不入川 老不入广”啥意思?(图)
2020-04-21

女不进藏、男不入川、老不入广。啥意思?近年来,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与普及,地球也常被人们戏称为地球村,看似遥远的另一端,搭飞机也只需一天就能到达。也因此,旅游也成为人们常见的日常休闲娱乐。在古代,虽然因为交通较为不便,旅游不似今日普及,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商业...

俗语:“东西有三不借 借了人穷家也败” 究竟是哪三样东西?(组图)
2020-04-21

俗语,从字面意思来看有口语性和通俗性两大特征,创作主体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因而,俗语在我国文化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笔者为大家说一个很有趣的俗语,即东西有三不借,借了人穷家也败。这里所说的家里有三样,究竟是哪三样东西?第一样东西:药罐在中国人...

民间俗语:“菜不摆三 筷不成五 席不成六” 啥意思?(组图)
2020-03-10

今天,我们分享的俗语是: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古人的餐桌礼仪你懂了吗?对于国人而言,说起吃,我们绝对算得上美食民族;即便是最寻常的普通农妇,从她们手中也能够炒出美味可口的佳肴。正因为中华民族对于美食孜孜不倦的追求,爱屋及乌之下也产生了许多餐桌礼仪。...

俗话说“三不问 四不吃 五不摸” 究竟啥意思?(组图)
2020-03-03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所谓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人总结了很多歇后语、成语及俗语等流传下来,如人穷莫入众,言轻莫劝人老牛吃嫩草,好马不回头早不说梦,晚不梳头不喝卯时酒,不打酉时妻正月不剃头、腊月不定亲等等。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其中我们...

俗语“女不进藏 男不入川 老不入广” 啥意思?古人旅游经验(组图)
2020-02-27

近年来,旅游业在不断发展状态,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而提起旅游,近年来,民间流传这样的三句话:女不进藏,男不入川,此外还有一句老不入广。回想旅游的时候,很多人会无意中进入一些坑。有的人会将这些坑里的经验加以归纳和总结,形成经验。民间百姓在将这些经验经...

“穷不信三事 富不交两人” 哪三事?哪两人?老祖宗的人生智慧(组图)
2020-01-30

有宽阔光明的大路,自然也有崎岖坎坷的小路,所以人生之路不可能一路平坦,有成功就会有失败,欢笑和泪水才是生活的本质。失败时不放弃,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成功了也不骄傲,身处高位更要把自己的位置坐稳。所以不管是面对生活中的失败还是成功,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很多,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