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小行星正以高速环绕太阳运行,它的周期只有128天,是太阳系中周期第二短的小行星。由于它潜伏在太阳附近,躲藏在太阳强光下,所以非常难以观察。天文学家说,越难侦测的小行星对地球越危险。
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ion for Science)在新闻稿中指出,这个高速移动的小行星被命名为2025 SC79,它是由该研究所的天文学家谢泼德(Scott S. Sheppard)在9月27日发现的。
2025 SC79是迄今已知第二颗在金星轨道内侧运行的天体。它绕行太阳一周只需128天。而绕行速度最快的小行星,是由谢泼德和他的同事在2021年发现的,它绕行太阳一周只需113天。
谢泼德专门研究太阳系天体,包括卫星、矮行星和小行星。他的发现有助于揭示有关太阳系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新细节。而他对所谓“暮光”(twilight)小行星的搜寻,有助于识别可能撞击地球的天体。
谢泼德解释说:“最危险的小行星就是最难侦测的小行星。大多数针对小行星的研究是在漆黑的夜晚发现这些天体的,因为它们在夜晚最容易被发现。但潜伏在太阳附近的小行星只有在暮光中才能观测到——那时太阳即将升起或落下。”
他说:“如果这些‘暮光’小行星接近地球,它们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撞击危险。”
2025 SC79的直径为700米,目前正在太阳后面运行,望远镜在几个月内都无法看到它。天文学家此前利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双子星天文台(Gemini Observatory)和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麦哲伦望远镜(Magellan telescopes)证实了该小行星的存在。
天文学家未来对2025 SC79的研究将揭示其组成成分的细节、它如何在接近太阳的高温下生存,以及它的可能起源。
谢泼德总结说,太阳系内的许多小行星都位于两条小行星带[编者按:主小行星带或古柏带(Kuiper belt)]之一,但扰动(perturbation)可能会致使这些小行星倾斜进入更近的轨道,更难以被发现。
他说:“了解它们如何到达这些位置,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地球,也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历史。”
此为小行星示意图,与本文无关。(Shutterst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