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流浪行星”每秒增重60亿吨 科学家震惊奇妙世界☀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奇妙世界 > 正文
太空“流浪行星”每秒增重60亿吨 科学家震惊

一颗距离地球620光年、名为Cha1107-7626的流浪“婴儿”行星,正在经历一场创纪录的“暴食”带来的体重“暴增”,其惊人的吸积速度让科学家既震惊又困惑。

这颗位于蝘蜓座(Chamaeleon)的行星,质量约为木星的5到10倍,但它并不像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绕恒星运行,而是独自在太空中自由漂浮,因此被称为“流浪行星”(rogue planet)。

这项研究于周四(10月2日)发表在《天文物理学杂志快报》上,并由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等机构发布。研究指出,这颗流浪行星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每秒钟吞噬高达60亿吨的气体和尘埃。其吸积率(物质不断吸入维持生长的过程)在几周内激增将近8倍,在8月达到顶峰并持续数月。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文现象。首席研究员、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维克托‧阿尔门德罗斯-阿巴德(Víctor Almendros-Abad)博士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在行星质量天体中记录到的最强吸积事件。这证明在太空中自由漂浮的行星质量天体,也可能拥有令人瞩目的天文现象。”

科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捕捉到这一快速增长期,并揭示了他们的新发现。

研究人员证实,该行星的磁场在引导气体和尘埃落入行星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强大的磁场驱动机制,此前只在年轻恒星上观察到。

由于行星的生长模式与恒星极为相似,科学家们感到困惑,这是否意味着这类行星的诞生方式与传统模型所描述的“围绕恒星形成”过程完全不同。

同时,在吸积爆发期间,科学家首次在行星周围的圆盘中检测到水蒸气,但在爆发前却不存在,这证明吸积过程能够极大改变圆盘的化学环境。

此外,对档案资料的追溯发现,该行星在2016年也曾发生过类似爆发,暗示这种快速的质量吸积事件可能具有周期性。

研究合[ascii]着[/ascii]者、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朔尔茨(Alexander Scholz)博士指出,虽然这次爆发速度惊人,但这颗行星的生长可能已接近尾声。他表示,“当我们能观察到它们时,它们已经接近成品。真正强劲的生长爆发会发生在更早的时候。”

这项发现模糊了行星与恒星之间的传统界线,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这些孤立天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模式。

艺术家想像图:一颗年轻的流浪行星(如文中的Cha1107-7626),正通过其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盘进行剧烈吸积。这种类似恒星的快速成长模式,让科学家重新审视行星形成的传统理论。(公有领域)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华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