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莫斯科时报》披露,俄罗斯央行9月突然发现1兆卢布(约120亿美元)神秘资金流入银行系统,外币存款激增8.3%,主要来自法人实体。专家几乎一致认定,这笔巨额外汇极可能是中共以人民币支付给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预付款,用于履行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签署的长期石油供应协议。
分析师布加科夫(Alexei Bulgakov)指出,该协议签于2013年,期限25年,俄方承诺供应逾3亿吨原油,并分阶段收取预付款。俄油曾于2015年和2020年收到类似款项,今年又是五年周期之际,款额恰折合约1兆卢布。经济学家波列沃伊(Dmitry Polevoy)与叶苏辛(Susin)均认为,这正是出口合约的定期付款,显示中共在制裁背景下继续暗中支援俄罗斯能源。
然而,就在这笔预付款流入后,美国财政部于10月22日宣布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私营巨头路克石油公司(Lukoil)。路透社引述多位贸易消息人士透露,中共随即下令国企暂停购买俄油海运原油,以防被卷入制裁。
消息称,中石油(PetroChina)、中石化(Sinopec)、中海油(CNOOC)及振华石油等国企,已暂时中止俄油海运交易。中石化旗下联合石化(Unipec)上周起停止采购俄油,此前英国已将路克石油、俄油及“影子船队”船只列入制裁名单,连一家大型中共炼厂也被点名。
虽然中共每日仍通过海运进口约140万桶俄油,但大部分由独立炼厂经中间商采购。交易商预计,这些炼厂或短暂停购以评估制裁风险,但仍可能继续从灰色渠道购入俄油。与此同时,印度与中共的退场也推高中东、非洲与拉美地区原油价格。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解读,这一边是人民币暗付巨款支撑俄方经济,另一边却被迫暂停海运交易,反映出中共在美欧制裁压力下的左右为难与战略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