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帝国那些人:权力、贪婪,及迷失的梦想
Careless People:A Cautionary Tale of Power, Greed, and Lost Idealism
作者:莎拉.温―威廉丝
出版社:大块文化
出版日期:2025/10/02
ISBN:9786264330947
内容简介
★揭密脸书企业文化及审查乱象,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保护的话题之书!
★我在脸书上班的故事,文笔讽刺幽默,《纽约时报》盛赞是商业版的《BJ单身日记》。
★FB、IG、Threads、Messenger占了台湾人社群使用率的八成以上,关于Meta管理高层,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他们掌握的权力越大,他们的责任感却越低!
“政要的来来去去令我震惊不已,然而,你依然有办法想像,马克再继续稳坐这个位置替世界领袖主持会议五十年,他将会见识这些人卸任,还有后继好几代跟随他们脚步的领袖。他简直就像英国女王一样。”
作者莎拉.温-威廉丝曾经位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社群帝国——Facebook/Meta的核心。她将透过其经历,以扣人心弦且充满黑色幽默的叙述方式,讲述几个人漫不经心地将世界握在手中的故事,揭露这家科技巨头之中真正发生的内幕。
从幕前搭乘私人飞机前往各地出差、与世界各国领袖会面,到幕后令人瞠目结舌的厌女故事与双标行为;从这家新创公司早期与缅甸军政府跌跌撞撞的交涉,到祖克柏认清他的公司在川普第一次胜选之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从桑德柏格鼓励员工要“挺身而进”,而同时作者处于高压的工作环境中,肩负职场妈妈的挑战,得不到帮助,换来的只有羞辱。
她曾怀抱着改变世界的梦想来到这个理想的应许之地,却发现公司公开宣称的理想,与其内部实际运作之间的落差。《社群帝国那些人》深入且坚定地审视了社群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揭示了社群帝国领导高层的真相──他们掌握的权力越大,他们的责任感反而越低,而诚如作者所述,这种结果可能将会影响着我们所有人很久很久。
各界赞誉
“震撼人心、妙趣横生、令人沉醉……宛如“商业版”《BJ单身日记》的故事,讲述一位年轻女子卷入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情境。”──《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真想不到呀:在这世上所有的书里,‘言论自由先生’祖克柏想禁掉的,偏偏是一本关于他的书。”——玛丽娜‧海德(Marina Hyde),《卫报》(Guardian)
“令人瞠目结舌……一本揭露一切的钜作。”──《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令人震惊、充满黑色幽默的故事,以闹剧开场,却用悲剧收尾。它既尖锐刻画了脸书冷酷封闭的领导阶层样貌,也针对作者所谓该公司在全球舞台的表现出来的“致命疏忽”,揭露了令人惊骇的种种细节。”—蜜雪儿‧高德柏格(Michelle Goldberg),《纽约时报》
“这本书……读起来就像一本辛辣的职场回忆录,只不过你的同事乘坐私人飞机出差,但老板却要你去组织一场百万人的造势活动。”——朗恩‧查尔斯,《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社群帝国那些人》写得真好,风趣幽默又令人毛骨悚然,张力十足。我坐立难安,飞快地翻阅著书页,不到一天就读完了。我笑得半死、我倒抽一口气、我又大笑,我皱眉不已,我又大笑出声,不断往复。”——罗珊‧盖伊(Roxane Gay),《不良女性主义的告白》(Bad Feminist: Essays)作者
“这本书令人难以置信却又不可或缺。首先,它的文笔精彩,引人入胜宛如小说,不时让人捧腹大笑。它详述了脸书位列高层但道德沦丧的势力,他们对人类明知故犯地造成了大量危害……我非常非常推荐这本书。这本书读起来轻松明快,就像我说的有些场景令人不住发笑,当你与这些道德败坏的玻璃心仔同处一室。……能有这本书问世,真的是一份难得的礼物。”——玛丽亚‧桑波(Maria Semple),《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编剧、《囧妈的极地任务》(Where'd You Go, Bernadette)作者
作者简介
莎拉.温―威廉丝(Sarah Wynn-Williams)
前新西兰外交官暨国际律师,毛遂自荐进入脸书工作,最终成为全球公共政策总监,离职后,仍致力于科技政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在内。
译者简介杨咏翔
师大教育系、台大翻译硕士学程笔译组毕。
每天都要睡到自然醒、喝手摇杯、大声听重金属音乐的自由译者。
译作包括小说《擦除》、《Queer》、《七杀简史》、《黄色脸孔》、《四十我就废》、《地狱修业旅行》(合译)、《巴别塔学院》(合译),非虚构著作《创建之道》、《沙丘:第二部》电影设定集、《美丽国度》等,共二十余本,陆续增加中。
译作赐教、工作邀约:bernie5125@gmail.com
目录
前言
01天真单纯的希望
02推销革命
03这会很好玩的
04和那一切说拜拜
05小红书
06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07好好招待招待他
08无路可退
09麦克鸡块女士
10报喜不报忧
11公路旅行
12祭品
13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14卡坦岛上的五名拓荒者和一名亿万富翁
15简单的要求
16继续开就对了
17在荣光中坠落
18红旗
19 PAC男
20对独裁称臣
21亿万富翁时间宝贵
22万中选一的天选之人玩的饥饿游戏
23确保这鬼东西飞得动
24加州时间
25大鸟和教宗
26西方坏女巫
27街头游击战略
28挺身而进、乖乖躺下
29公民桑切斯
30扑克脸
31暖心故事
32坏孕大作战
33我们真的有必要深入讨论这个吗?
34脸书大选
35不爽面对真相
36玫瑰花蕾
37庶民总统
38那就叫她们吃蛋糕不会哦
39脸书女性主义者斗阵俱乐部
40北京的问候
41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
42尊敬的参议员
43快速行动、打破陈规
44情绪投放
45上梁不正下梁歪
46缅甸
47真的不用搞成这样的
48公事公办
尾声
致谢
序
前言
我们人在某个考古遗址中,就在巴拿马海岸上的某处。有我、两个男同事、一大群基本上是全裸的人,还有马克.祖克柏。马克不太爽,这是二○一五年的美洲高峰会(Summit of the Americas),世界领袖齐聚一堂的国际会议。而我在说的这场活动呢,是场国宴,除了马克之外,其他宾客理应仅由各国元首组成才对:巴西、哥伦比亚、古巴、加拿大、美国,和其他三十几个国家。我想办法替马克弄来了邀请,因为我先前一直都在试图说服他,说他应该要和这些人建立点交情才行。
但不知怎地,我们却是唯一出席这场派对的人。
在黑暗的天色及低垂的云朵下方,有条红毯一路延伸,通进遗址内,并由黯淡的明火照耀着,红毯两旁林立穿着古代服饰的守卫,有折了边的领子和五颜六色的丝质长裤,还边挥舞著剑和斧头之类的东西。另外还有些裸体人士,细看之后呢,你会发现他们其实算是半裸,身穿颇短的古代肉色服饰,在其中一侧,有群人只裹着迷你缠腰布,手上拿着农作物,在更下头,则是打扮得像是某种早期三K党成员的人。而大家全在这些古代堡垒前面,此地是欧洲人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历史最为悠久的聚落。
“为什么国宴上会出现裸体的人啊?”马克低声问。
“老实说,”我回答,边寻找合理的回应,“我也不清楚。这也是我第一次和裸体人士一起参加国宴。”
我们在仿佛永无止尽的红毯上跋涉,穿过种种诡异的景象,仪式、贸易、打斗、天知道还有什么鬼,和我在一起的脸书人大都回避著目光,因为裸体的关系,也因为每当你直直望着其中一名没穿衣服的乱入宾客,他们也都会迎上你的目光回瞪你。真的是令人不太舒服。
等我们来到空荡荡的用餐区,我一看座位的配置,规定谁该坐哪,我就毛骨悚然了起来。由于马克并非国家元首,于是他被安排的座位呢,夹在似乎是巴拿马总统的某种亲戚之间,我的意思是,他们也很有可能是什么部长或大臣啦,我一边试着上网google他们,一边假装有关这晚的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再正常不过了,可是我当然是收不到网络讯号啊,因为我们人毕竟是在巴拿马海岸的考古遗址里头嘛。
眼见没什么退路了,我便随便将马克的名牌和另一张桌子的某小国总统对调,那张桌子比较好。我偷偷摸摸将名牌偷渡到我的手提包里,这样那些刚现身并到处闲晃的工作人员就不会注意到,接着才放松喘了口气,同时让团队知道我刚刚干了什么好事。
“他想坐卡斯特罗旁边。”哈维说。
“不可能啦。”我回答。
哈维是今晚出席的同事里面我最喜欢的,全名哈维尔.奥立文(Javier Olivan),负责脸书的“成长”事宜,意思是他负责让那数十亿还没注册平台账号的人赶紧办账号登入。哈维是个悠哉悠哉的西班牙人,也是公司管理高层中少数几个有幽默感的人。
国家元首终于姗姗来迟后,我的工作便是想办法“拉人到一旁”。我以前曾在大使馆工作过,而所谓的“拉人到一旁”呢,便是外交行话,意思正如你所想:把你想讲话的对象给拉到一旁。马克在人群边缘等待,完全不相信这一切,我在脸书负责国际政策事务,而要让这有意义,我就得让马克参与脸书在世界各地所遭遇及创造出的种种议题和相关的政治。一间公司在国际层面上需要完成的某些事情呢,就只有执行长出马才办得到,只不过眼前这名执行长并不乐意,马克对这一切都深深存疑,而且他很显然也一点都不享受就是了。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伯(Stephen Harper),我深呼吸,然后召唤出钢铁般的意志,这才接近他。
“您好,哈伯总理,”我说,“我是脸书的莎拉.温─威廉丝,您可能会记得我,就是那些什么数据中心和隐私权的东东。”听着,这不是什么多厉害的开场白,但我也就只有这点牌了,而且没错,“您可能会记得我”绝对也是太过头了,我们毕竟从来没见过面,且就算他确实真的记得我们的数据中心协商过程,也可能会觉得我们恶搞了他们的政府一把。脸书要他们接受一堆有的没的让步,结果最后还是把数据中心盖在爱荷华州。
他就只是一脸茫然瞪着我看,仿佛我是他脚上长的疣似的。我这时从眼角余光看见哈维似乎大大松了口气,因为看到我正在替马克寻找开发各个国家元首。
“总之,我是和马克.祖克柏一起来的。”我停顿,他的表情超级难以理解,“我在想,您是否想和他见个面呢?”
“不想,”哈伯总理坚定表示,“我不要。”
这时我听见身旁一阵泄气的“哇喔”声,并发觉哈维刚把马克一起带了过来,而在这整段对话中,他其实人都站在我旁边。哈伯总理闪人,去和其他国家元首闲聊,马克和我则就这么站在原地,面面相觑。我转向哈维,结果他竟然表示,“我去帮大家拿莫西多调酒。”然后便大步走向吧台,留下我和马克面对这超不舒服的沉默,“记得拿双份的哦。”我在他身后呼喊。
余下的鸡尾酒时段,政治领袖都躲着我们,没人接近马克,而他不习惯这样,被人无视、晾在一旁。通常,他身旁都簇拥著一群人觉得他是全场最有趣的焦点,现在他却一脸尴尬地站在这高档派对之中,仿佛离水的鱼。我们三人灌下哈维拿来的莫西多,然后我要他再去拿更多来。
我再度去确认马克座位的事情,结果发现他们识破我了,座位也调了回来。于是我又试图乾坤大挪移名牌一次,目标是另一个更加没名气的总统,却只能站在一旁坐视名牌没过几分钟又换了回来。灯光开始暗下来,表示喝酒时间结束,晚宴正式开始,我见状迅速向马克说明情况。
“那我还有必要留下来吗?”他认真发问。
“没必要。”我回答,心知肚明这晚对他来说已经够怪了。
“那我们就闪人吧。”
但灯光就在这一刻熄灭,只余一盏孤伶伶的聚光灯,还指着我们附近的一条通道。一群装饰著缤纷丝绸的马匹川流般冲出,由服装精雕细琢的表演者骑乘。
那我们是要怎么离开才行?
我们可不能回头走那条永无止尽的红毯,因为红毯尽头有一大群媒体,我们不可能让国际媒体捕捉到马克.祖克柏仓皇逃离一场国宴,可是也没有其他我们找得到的出口。四面八方全都是遗址和堡垒,除了红毯和马匹川流而出的隧道之外。
巴拿马总统站起身来,催大家赶紧就座。我最后环顾四下一眼,并做了一个糟糕的决定,要马克和脸书团队快点“跟着我!跑!”。
我直直冲向马匹出现的地方。心想不管马是从哪跑进来的,肯定都有出口的吧,但一直到哈维和马克跑过踩着高跟鞋狂奔的我身边,我看见了他们脸上恐惧的表情之后,我才发觉自己的错误。马群在我们四周也想要闪,看起来也和人一样惊慌失措,八成同样没料到会有个年轻的科技业执行长朝它们冲锋,边穿过这座遗址的隧道吧,管我们跑过的鬼地方到底是城堡、教堂、堡垒,还什么的。这简直就是起肖了,眼前充满哒哒的马蹄声、马尾巴、丝绸、温暖的哺乳类、恐惧、热气、西语的感叹词。接着,隧道奇迹般猛然终止,我们出现在另一头的黑暗中。
我往前弯下身子,部分是要喘口气缓缓,部分是因为我不敢看马克,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我完全不清楚有这么多世界领袖到场,保全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我担心大家随时都可能会被狙击手干掉。
我强迫自己抬起头来时,看得出我们正站在一片超爆大的原野中央,旁边是某种古代的城墙,附近还有些披着丝绸的脱队马匹,在月光下闪闪发光。马克给了我一个苍白又疲惫的微笑,我们不确定该如何是好,于是便朝黑暗中进发,越过原野,还穿着一身国宴正装,同时手机也收不到讯号,且对于我们身在何处也一点概念都没有,只知道是在巴拿马。我们跋涉过黑暗的野外,感觉大概走了好几公里吧,希望能遇上道路,最后,我的手机终于有一格讯号了,于是便叫了车,而当对方问我车要派到哪里时,我告诉他们:“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这里是哪。”马克听见这话开始爆笑起来,其他人见状也谨慎加入了他的行列。
我待在脸书的头几年差不多就像这样,大都是投身在各种事物之中,但事情的发展最后却几乎都不怎么如我们预期。我总共待了七年,而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那段时光,我会说,一切以充满希望的喜剧展开,却以黑暗和悔恨作结。我是负责提供意见的顾问之一,对象是公司的高层马克.祖克柏和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他们当时正在发想脸书该怎么和世界各地的政府打交道。但到了最后,我只能束手无策坐视他们拍起中国这类极权专制政府的马屁,一边随便误导大众,而当马克终于发觉八成是脸书害川普成功入主白宫,并由此得出他自己黑暗结论的那天,我也和他一起待在私人飞机上。话虽如此,在脸书的政策部门工作的大多数日子,其实都不太像在上演马基维利著作中的章节啦,反倒更像是看着一群获得了超能力又有钱到不行的十四岁小孩搭著私人飞机全世界趴趴飞,一边思考着权力究竟替他们得到及带来了些什么。
这就是我这本书要讲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