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宣称,推出“交通安全码”,是冲着城市里最底层、最拼命的外卖骑手来的。示意图。2023年3月20日,北京街头上诸多美团外卖员在等待接单
近日,上海推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持“绿码”者才能接单,持“红码”者被列入禁限名单,责令所属平台企业“停单”。据悉,迄今已有420余名“问题”骑手纳入过行业“禁限名单”。
官方宣称,推出“交通安全码”的目地是为了进行所谓的“精准治理”。但这一做法却让人不能不联想到中共疫情封控时期的“健康码”——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疫情防控,而是冲着城市里最底层、最拼命的外卖骑手来的。
什么是“交通安全码”?说白了,就是给骑手贴标签:绿码你就能工作,红码你就哪凉快哪呆着。理由听起来挺正义——“交通违法太多”,可问题是,哪个骑手愿意违章?愿意以生命的代价去送外卖?都是平台的算法逼得,从A地取餐,到B地送餐,经过大数据的筛选,最后的推送给骑手的送餐时间就是那个最短的那个。最短的那个本身就是个例,并且还可能存在逆行、闯红灯,不按交通信号行驶等违章行为。可是平台根本就不管这些,只是一味地根据大数据的筛选,不断地缩短送餐时间,骑手为了赶时间,就只能交通违法,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问题根本不在骑手,而在平台。可现在好了,不去整治平台的压榨逻辑,反倒对骑手开刀,搞“行业黑名单”。哪个骑手不按指令行事,立马就红码伺候。这种搞法,不但没有提高真正管理水平,让管理更人性化,反而让管理者变得轻松又冷血:我不是强制你停工,是“系统识别”你违规,我不是针对你个人,是“模型开发”说你不行……骑手穿着雨衣在烈日下飙命,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无怪网友大呼“恐怖”。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精准治理”,而是权力上瘾的“码瘾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