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中国人,被房贷困在了中年 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这一代中国人,被房贷困在了中年

最近刷短视频,总能看到一些扎心的内容。

一个男人坐在车里抽烟,车窗外是深夜的路灯,他说:“三十多岁了,天天像陀螺一样转,就是为了那一套房。不是不想休息,是不敢。”

评论区全是共鸣。有人说:“兄弟,我也是,每个月一发工资,钱还没捂热就全转出去了。”还有人说:“我都不敢点开房贷App,怕看到余额那一串数字。”

这些话看着心酸,却真实得让人无处逃。

这一代中年人,好像都被房贷困住了。

以前大家都信“买房改变命运”。年轻时父母催、同事劝、朋友圈晒,仿佛不买房就会被时代淘汰。于是咬牙掏空“六个钱包”,背上几十年的贷款,只为了那所谓的“安全感”。

可几年过去,现实狠狠地打了脸。

房价不涨了,反而跌了。工资涨得慢,生活开销却越来越大。原本以为房子能带来安稳,现在它成了枷锁,让人喘不过气。

我看过一个新闻,说有个三十五岁的男人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标题是“我每个月还房贷一万二,活得像条狗”。帖子里写着:“早上六点出门,晚上十一点回家,一个月下来存不下钱。哪怕生病,也不敢请假,因为少挣一天,就可能断供。”

那一瞬间,我特别理解他。

其实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有个朋友在深圳工作,前几年高位买房,每个月房贷一万五。她原本收入不错,可后来公司裁员,她老公的收入也不稳定。去年她跟我聊天时说:“我现在的目标不是赚钱,是不被生活打垮。”

她说,她最怕的,不是房价跌,也不是公司裁员,而是那种日复一日的焦虑感。

“你知道吗?连孩子感冒都不敢随便去医院,我怕医生多开几盒药。”

说完她就笑了,笑得有点无奈。

还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在出租屋门口哭,她说:“我以为有了房子就能给孩子稳定的生活,可现在我每天都在崩溃的边缘。”

视频下的评论区,有人写道:“以前觉得没房子的人辛苦,现在觉得有房的人更惨。”

确实,这代中年人几乎都活在压力里。

背房贷、养孩子、照顾父母,哪一样都不能少。有人说三十岁是人生的黄金期,可对我们来说,三十岁只是焦虑的开始。

年轻时想拼,到了中年才发现,拼的是命。

以前的“中年危机”,可能只是对未来迷茫;而现在的中年危机,是你明明知道该怎么做,却发现根本没有退路。

房贷让人变得胆小。

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奢望。有人开玩笑说:“一旦背上贷款,连发烧都得咬牙上班。”可这哪里是玩笑?那是很多人真实的生活。

而更无力的是,你拼命供的那套房,可能还在贬值。

网上有个帖子,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写道:“房价跌了两百万,我却还在每月还一万五的贷款。这套房,不是资产,是负担。”

底下点赞几万。因为大家都懂,那种既卖不掉、又供不起的无奈。

这一代人,最怕的不是没房,而是房子变成了人生的牢笼。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努力工作、买房安家,可没有人告诉我们,当时代的节奏变了,房子也会变成枷锁。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想买房”了。不是他们不想努力,而是看着父辈、看着我们这一代,他们明白了:房子不是幸福的保证,而是生活的代价。

有人拼命工作,是为了供房;有人离婚后,最纠结的不是感情,而是那套共同贷款的房。

房子原本是家的象征,可现在成了让无数人焦虑的源头。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中国的中年人,都被房贷驯化成了乖顺的打工机器。”

看完那句话,我沉默了很久。

我们不是不想追梦,也不是不想改变,只是被现实压得连做梦的力气都没有。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房子真的会跌到没人再提“买房上车”;但那时,多少人的青春、健康、感情,都已经耗尽在这场漫长的供房里。

有人说,房贷让人变得更稳重,我觉得它只是让人更沉默。

这一代中国人,被房贷困在了中年。

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能还清贷款,但那时的我们,早已不再年轻。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苦墨小烦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