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沉默新解:AI让外星文明“隐形”科教频道|科教兴国|教育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宇宙沉默新解:AI让外星文明“隐形”

“宇宙中有生命吗?”这是人类反复追问的问题。答案或许是肯定的。几乎每颗恒星都拥有行星,我们已确认的系外行星超过6000颗。按最基本的统计推算,宇宙中存在无数个可能孕育生命的世界。

然而,当我们搜寻任何外星文明的痕迹时,却始终一无所获。问题是——为什么?

科学界早已有各种假说:或许生命并不容易出现;或许我们被囚禁在“宇宙动物园”中,被更高等文明观测;也可能文明在自我毁灭前总会点燃自身;又或者——我们是第一个。

这些解释都难以验证,也都令人不太满意。于是,一项新的理论加入讨论:也许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外星文明,是因为——AI。

这一设想来自一篇最新论文,灵感源自Carl Sagan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思考。当时,Sagan提出了“通信地平线”的概念:随着文明的发展,它们的技术可能会变得过于先进,以至于我们无法探测。

举例来说,如果某个外星文明使用强大的无线电信号,即使隔着100光年,我们也能捕捉到它的声音。但如果它们使用中微子通信——这种粒子几乎不与物质发生作用——那它们对我们来说就等于隐形。

更极端地,如果它们掌握了超光速通信的物理机制,我们的所有探测都将注定失败。

Sagan估计,以人类的科技发展速度计算,一个文明可能只需一千年,就能超出我们的观测极限。

然而,时代变了。Sagan的年代,还没有互联网,更没有人工智能。今天,AI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从手机助手到科研算法,它不再是遥远的科幻概念。

我们不知道AI的进化会不会遇到“瓶颈”,但越来越多科学家认为,它可能很快进化成一种超越人类的智能形态——人工超级智能(ASI)。

如果这种ASI在未来十年出现,它将成为地球上最强的“智慧体”,并以远超人类的速度持续进化。那时,我们的思想、语言、甚至探测方式,或许都将被它远远抛在身后。

研究作者提出,如果考虑到技术的指数级发展,以及非生物智能(如AI)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可能性,那么“可观测文明”的时间窗口将极度缩短。

过去Sagan估计的千年尺度,或许如今只剩几十年——甚至十年。

这意味着,我们与外星文明“擦肩而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它们或许存在,但早已脱离我们能理解的通信层面,化为我们无法感知的“数字寂静”。

换句话说,费米悖论中那让人困惑的“宇宙大寂静”,也许并非宇宙真的空无一人,而是智能的声音变得太高维、太抽象,无法被我们听见。

也许,一切并未消失——只是外星的AI文明早已进入一种我们无法观测的存在状态。

这就像“死互联网理论”的宇宙版:在看似喧闹的数字网络背后,活着的声音早已寂灭,留下的是由AI延续的无声世界。

或许,当我们仰望星空,真正的沉默,并不是因为无人回应,而是因为回应者早已超越语言与光。

(示意图)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煎蛋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