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旗下极星Polestar。(姜琳达/大.纪.元;)
吉利控股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极星(Polestar)在中国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前,该车企关闭了其位于上海前滩L+Plaza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正式退出中国实体零售市场。
极星公司称,关闭门店不等于放弃中国市场,此举是零售模式的优化调整,将在第四季度完成。
官方还说,转向线上销售模式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理性之举。
不过,公开报导显示,极星的在线购车系统已经关闭,试驾服务也早已停止。库存车型仅存2024年12月下线的车辆,价格已砍至原价的五折左右。
数据显示,极星在华销售的衰退并非突然。从2021年至2023年,其在华销量分别为2048辆、1717辆、1100辆,呈逐年下滑态势。即便2024年,零售销量也仅为1864辆,远未能扭转颓势。今年上半年,极星在华销量数据极其惨淡,6月仅售出6辆。而4月、5月出现零销售,3月仅卖出1辆。
实际上,极星已进行了战略调整,从国内销售驱动转向出口导向。中国转变为其重要的生产中心,极星2在台州生产、极星3在成都生产、极星4在宁波生产、极星5在重庆生产,但这些车型的目标市场早已转向国际市场。极星今年前三季度全球销量接近4.5万辆,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
8年来,极星中国区人事变动频繁,平均每年就要更换一位负责人。近半年来,全球管理团队更是大幅调整,7月底中国区总经理也随之变更。与人事频繁更换相应的是,公司战略也呈现不稳定性和方向的反复。
同时,极星一直处于财政困境中。2020年至2024年,极星累计亏损超过51亿美元,其中2024年单年净亏损达20亿美元。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总资产仅40.54亿美元,总负债却高达73.83亿美元,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极星的股市表现也惨淡。自2022年上市以来,极星股价已跌超90%。2024年,股价甚至跌破1美元,公司随后收到纳斯达克的“缺乏合规通知”。
极星汽车最新规划显示,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实现年均零售销量增长30%至35%,并力争2025年实现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