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底层”(permanent underclass)是近年来英文媒体热议的新词,指因AI发展被边缘化、难以翻身的底层人群。专家预测,AI将在2027年前让人类彻底退出生产线,引发全球从硅谷、华尔街到中关村的精英竞相“上车”,避免沦为被AI取代的一员。
《纽约客》(The New Yorker)近期刊文,以尖锐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由AI主导的未来社会:掌握算力与资本者将垄断AI和生产力,而大多数人则被排除在生产体系之外,连“被剥削”的机会都失去。文章引用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的“流氓无产阶级”(lumpenproletariat)概念,指出如今一个类似但更为庞大的“永久底层”阶级正在成形。
随着AI技术加速发展,硅谷部分人士警告,未来大多数人将被归入这个新型底层。X平台(前推特)甚至流行一句讽刺的话:“你还有两年做Podcast,否则就会沦为底层”,反映出人们对被时代抛弃的焦虑。
AI不仅能自我进化、编写程序、管理项目、生成内容,也在迅速吞噬基础岗位,加剧收入不均,并重塑年轻人的职业观念。帐号创作者杰登・克拉克(Jayden Clark)指出,AI淘金潮让整个硅谷性格大变,“未来没有人会工作,谁还没上车,就永远上不了车”,折射出“被取代速度”所带来的阶级焦虑。
纽约客发表一篇文章,全球精英正在担忧,唯恐成为被AI边缘化的“永久底层”。(撷取自社交媒体)
这种焦虑部分源于前OpenAI研究员阿申布伦纳(Leopold Aschenbrenner)一篇广为流传的论文。他预测,到2027年,AI将全面胜任AI研究员的工作,技术将进入自我强化循环,AI制造更强AI,从而将人类彻底排除在生产链之外。
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MIRI)所长索尔斯(Nate Soares)指出,自动化时代正迅速逼近,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将不复存在。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没有人为这场革命的“被抛下者”制定任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