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号码来电,多伦多女4小时账户被掏空4.1万最新国际新闻报道|今日国际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银行号码来电,多伦多女4小时账户被掏空4.1万

多伦多女子Simonne Cumberbatch在9月3日的这天夜里正准备在家中就寝时,接到一个显示为她银行的来电。她低头一看,手机屏幕上的来电显示赫然写着“丰业银行(Scotiabank)”。

“来电号码显示是我的银行,而且对方还直呼我的名字,”Cumberbatch在接受采访时说。“接着他们开始说,我的信用卡上出现了可疑消费。”

她完全没有怀疑自己正在和银行工作人员通话,因为几年前她也曾接到过类似来电。

“我从墨西哥旅行回来时,就接到过同样的电话。有人试图盗用我的账户,银行很快就关闭了账户。”她解释说,“所以我当时就想,‘又来了。’”

Cumberbatch称,这次的来电者手上有她所有的银行信息,包括姓名、住址、信用卡号和借记卡号。她说:“他们根本没问我要这些信息,因为他们已经全都有了。”

挂在电话时,她还特意问了来电者的姓名,并用电脑查证。

她从谷歌搜索开始,很快确认那个人的确是丰业银行的员工。于是她松了一口气,但仍继续在银行官网上查找更多答案。

她输入了诸如“银行防诈骗热线会在夜里打电话吗?”“银行的官方防诈骗电话是多少?”“银行会不会在非工作时间打电话提醒信用卡异常消费?”等问题。

图源:CityNews

根据官网信息,丰业银行的防诈骗团队“全年无休,全天候提供服务”。而且银行官网公布的号码,也与她手机上显示的号码完全一致。

随后,对方告诉她手机将会收到双重验证信息,并确认了收取情况。

“他从来没问我要密码。可他说,‘我现在已经进入系统,正在冻结你的账户。’”

图源:CityNews

Cumberbatch并不知道,对方并没有冻结她的账户,而是在疯狂盗取资金,甚至还打电话给银行要求提高她的消费限额。

“整个过程我毫不知情,因为他们已经把我锁在账户之外,无法查看这些交易。”她回忆道。

来电者甚至替她预约了第二天下午在分行的面谈。

她说:“我不想等到下午,第二天一早我就去了分行。结果这才第一次发现,我的账户已经被掏空了。”

“他们在多个ATM疯狂取现,到一元店花上千元买东西,还从储蓄账户通过电子转账把钱分散转走。短短四小时,就被盗走了4.1万加元。”

这笔巨额消费完全不符合她近20年来作为该行客户的消费模式。

“我理财非常保守,”她解释说。“从来没有过在四小时内大肆挥霍的记录。我几乎不碰储蓄账户,取现额度也一直设在500加元。”

她发现银行的实时提醒发到了一个早已弃用的旧邮箱,而不是她更新过的邮箱地址。

“我在丰业银行多次亲自更新过邮箱,但提醒仍然发到我十年前的旧邮箱。”

Cumberbatch随即联系了丰业银行防诈骗部门,但她说,对方并不帮忙,至今拒绝赔偿。

她说:“每一次沟通都让我觉得,丰业银行防诈骗部门只想让客户承担责任,他们自己毫不负责,哪怕他们才是有自动防护系统的一方。”

她指出,银行政策是发现欺诈提醒后一小时内必须审查,但实际上直到十小时后才有人看她的账户。

图源:CityNews

CityNews的报道称,丰业银行拒绝回应她的具体指控,仅在声明中表示:“丰业银行非常重视诈骗案件,并不断提醒客户不要向任何人泄露密码、银行卡、PIN码或账户信息。”

银行官网上也有关于这种“冒充银行员工诈骗”的提醒,这类骗局在全加拿大的多家银行客户中已有越来越多受害者。

Cumberbatch表示,银行缺乏透明度,正是她站出来发声的原因。

“在四小时里被盗走4.1万加元,还有什么比这更明显的诈骗迹象?自动防诈骗系统明明检测到了,却没人采取行动。”她质问道。

“所以,现在我只能想:是不是该把钱放床底下?什么才是安全的?”

反诈骗专家和消费者权益组织也呼吁,要加强法律,迫使银行在诈骗调查中承担更多责任,保护消费者,而不是让客户独自背锅。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方寻

来源:加国无忧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