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异象频现。继天空出现两个太阳之后,又出现“日晕”奇观,随之而来的还有“日偏食”天文奇观,根据中国古籍记载,这些异象都是王朝覆灭之兆,“必有亡国死君之灾”。
9月20日中午,北京的天空中出现“日晕”。网传视频显示,多位网友在北京常营体育公园、圆明园等地拍到,天空中出现一轮巨大“日晕”,太阳的周围有一圈耀眼的光环。
9月20日,北京天空出现日晕。 pic.twitter.com/NxvT8ca7ZC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20, 2025
3天前(9月17日),北京的天空同时出现了“幻日”和“日晕”,空中出现两个太阳。据中国古籍记载,“日晕”和“幻日”都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9月17日,北京天空出现两个太阳。 pic.twitter.com/3wzhhARaqU
— ying tang (@yingtan04410735) September 20, 2025
在中国古代,“日晕”又被称为“白虹”,“日晕”的出现往往预示有兵变,王朝将出现动荡。不同色泽与形状的“日晕”代表着不同的征兆,其中:三重,兵起;四重,臣叛;五重,兵饥;六重,兵丧;七重,天下亡。
“幻日”也预示着政权不稳。中国古人认为,太阳象征人间的君王,和太阳相关的异象与当权者息息相关,如果天上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太阳,预示君王要被替换,王朝将要覆灭。
唐代天文学家、预言家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提到,多个太阳同时出现,乃是天下将分裂的征兆。“两日并出,诸侯有谋,是谓灭亡。天下用兵,无道者亡。”“两日并照,是谓阳明。假主抗衡,天下有两王并争。”
在李淳风看来,多个太阳同时出现,是王朝覆灭的征兆,同时有多人“称王”,意欲篡夺政权。
除了“幻日”和“日晕”,9月22日北京还将迎来“日偏食”的天文奇景。
中国古人把“日食”称为“日蚀”,认为“日蚀”的出现是上天的警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日代表德,日食无光,就是失德。古人认为日食是君主施政失德的天象反映。
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写道,日象征一国之主与德政:“日者,人主之像,故王者道德不施,则日为之变。”
“日蚀”往往预示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变化,或者灾难的发生。李淳风指出:“日蚀,必有亡国死君之灾。”
他还表示,“蚀少半灾轻,蚀大半灾重。蚀既(全部),亡国杀君之像。”
“日食少半,诸侯、大臣亡国失地相逐。蚀半,有大丧亡国。蚀大半,灾重,天下之主当之。蚀尽,亡天下,夺国,臣弑君,子弑父,不出三年。”
大意是:日食只要过半,灾难就会惨重;日食有大半,灾情会很严重,君王首当其冲;如果全日食,不出三年夺其国,亡天下。
按照中国古籍的记载,北京近日频繁出现的这些异象,均预示中共政权或即将覆灭。
今年是乙巳蛇年,也是中共党魁习*近*平的本命年,按照周易八卦来推断,习今年“犯太岁”,恐有灾祸。近期,有关习*近*平健康出现问题,权力不稳的迹象不断出现,引发国际舆论关注。
唐代高僧黄檗禅师留下了一部国运预言诗,准确预言了后世数百年的历史,其中有一句“赤鼠时同运不同,中原好景不为功。西方再见南军至,刚到金蛇运已终”,被普遍认为是说中共在蛇年会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