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闲话“伥鬼”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玄学风水☀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东坡闲话“伥鬼”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作者:

东坡的渔樵闲话说人生大小事。这一天渔樵闲谈“伥鬼”故事,反映什么人间道理?(Gemimi AI制图)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写作《渔樵闲话录》,透过一渔夫和一樵夫,磨了一面浮世绘之镜,反映人世怪状、迷态,用故事妙喻,启发人生。

这一天渔夫和樵夫又聚首,这次他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唐代《裴硎传奇》中一篇和虎相关的“伥鬼”的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对应到宋代、对应到现今人生,竟然道理灼灼,完全没有因年久而“失焦”。到底渔樵闲谈的“伥鬼”故事反映了什么人间道理?请看故事:

渔夫说: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年—825年),有个隐士马拯,约了好友马绍在衡山祝融峰上的一座精舍相会。马拯先到精舍,在那里有一位眉发全白的老和尚,身形高大魁梧,样貌古怪,举止言谈朴拙粗野。这老和尚一见马拯就特别高兴。

老和尚拿钱请马拯的仆人下山买些盐酪,没多久那老和尚也不见了踪影。不久,马绍来到,说了在路上遇到的骇人的事,他亲眼见到一只老虎吃掉一个仆人打扮的人,吃完后竟脱下斑斓虎皮,换上僧衣,他定睛一看发现竟然是个老僧。

马拯大惊,赶紧追问那被吃掉的仆人所穿衣服的样式颜色。对照马绍的描述,果然是自家仆人啊!这时老和尚回来了。马绍一瞥,不就是刚才那个老和尚吗!他小声对马拯说:“刚刚吃掉你仆人的虎,就是他啊!”这时和尚嘴角还沾著未干的血迹,让两人吓得面面相觑。

他们心生一计,骗和尚说寺里井中有怪物,邀他一起去看。当和尚凑头往井里看时,两人一齐用力把他推下井去。和尚一落井,立刻变回虎形。他们搬来巨石投入井中,终于将虎压死。

这时,心有余悸的两人急急忙忙下山回家。走在路上天色已晚,遇到一个猎户在路边设了机关陷阱。猎户劝他俩说:“下山还远,群虎气势汹汹,不如暂时在棚子上歇息避风头吧。”二人揣著胆颤颤的心爬上棚顶。

夜深时,忽然有数十人出现,其中有和尚有道士,有民夫民妇,有的唱歌,有的跳舞,闹哄哄走过来。他们走到棚下,忽然勃然大怒:“我们的禅师刚被两个贼杀了,如今还有人敢设陷阱机关对付我们将军!”说罢,一把毁坏陷阱的机关才离去。

马拯和马绍吓坏了,问猎户:“他们是什么人?”猎户说:“那些是伥鬼,过去都是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鬼,反而被虎役使,为虎奔走。”

两人请猎户快快再设机关布陷阱。机关才设好,一只猛虎又吼又啸地奔过来,一脚正好触及机关,心口中镞,随即倒地。不多时,那些伥鬼又跑回来,跪在虎尸旁哀伤异常地嚎哭:“是谁又杀了我们的将军啊!”

棚子上的两人忍不住大骂:“你们这些无知的蠢鬼!生前被虎吃了,死后还替虎卖命,现在虎好不容易死了,你们却又悲泣哀号,自己毫无惭愧不安的心,怎会有你们这般没羞耻的烂鬼啊!”

忽然有一个鬼回答:“我们的命是被虎吃掉的,理应立志报冤仇,但是反而被它役使得团团转,帮它到处残害人,这是万分羞耻的事,本该当甘心受责罚。但是……说实话,我们一直都不知道那‘禅师’、‘将军’原来是虎啊!”

听到这番话,渔夫不禁长叹:“人若愚昧糊涂至此,死到临头还不知不觉,不能醒转,怪不得会堕落为下鬼啊!”

樵夫也道:“真的,举世之中到处都是‘伥鬼’,能不为虎作伥的,能有几人哪!那些为了走捷径升官发财的人,心眼特别多,巴结拍马,吮脓舔痔等等的下作事都干得出来的人,这种人不就是‘伥鬼’吗?这种人到处钻营耍心机,生怕在好处面前比别人慢到一步,只要能讨到好处,甘心当人的走狗听候差遣。这种人还没得到好处之前,低声下气,姿态比婢女还卑微;一旦好处到手,转身就变得嚣张跋扈,像毒蛇蝎子般放肆伤人害物;可是一旦失势,事迹败露,就落荒窜逃,最后下场凄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他们始终不明白自己只不过是替虎跑腿的可怜鬼啊!”

后人语:人间道

什么是滚滚红尘中世人所欲求、所向往的呢?左转右转总是脱不了名利情,其中利与情更是紧黏着天下众生。利与情,它们和凡尘之世是一体的东西,所以我们人生在凡尘中,人人多自迷而不自觉。世人还容易受自己的“观念”和“情感”的蒙蔽,成了谎言大师、欺世政权的“伥鬼”。要能不误入迷途,要能不当“伥鬼”、不“为虎作伥”真要靠修行——自觉了悟的功夫。

——资料来源:《渔樵闲话录‧下篇》

【附注】:苏轼写本篇故事本于《裴铏传奇》。裴铏是唐代人,据《全唐五代词》记载,裴铏号谷神子,懿宗咸通年中,为静海军节度使高骈幕府从事,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以御史大夫为成都节度副使。裴铏著有小说集《传奇》三卷,闻名于后人之间,又称为《裴铏传奇》,记载见于《新唐书‧艺文三》、《唐诗纪事》卷六七。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