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曝光中共为何放任芬太尼生产军政|军事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业内人士曝光中共为何放任芬太尼生产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9月16日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美国今年已从街头查获超过1,600公斤芬太尼,并称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中国业内人士则披露,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因成本低、需求大而利润惊人,当局难以彻底杜绝该类产品输出美国。

示意图。(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9月16日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美国今年已从街头查获超过1,600公斤芬太尼,并称这是“今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中国业内人士则披露,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因成本低、需求大而利润惊人,当局难以彻底杜绝该类产品输出美国。

尽管中方声称加强管制,美国仍指控部分中国企业向贩毒集团供货。帕特尔同时强调,执法正从打击街头贩运延伸到上游供应链,包括部分涉前体化学品的公司与中间商。

美国司法部此前于9月3日公布起诉书,指控22名中国公民与4家中国制药与化工企业参与国际贩毒与洗钱共谋。同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依据总统令14059制裁广州市的一家化工公司及相关个人,理由是参与或助长合成毒品及其生产手段的跨国扩散。

美国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早前报告,指称中共对部分涉及芬太尼前体或相关化学品的企业存在增值税退税等激励安排。中方否认相关说法,并强调美方应重视本国毒品需求与滥用问题。

公开资料与多家媒体报导显示,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在中国的生产与出口链条未被完全切断。一些中国商人回应称,这些化学品属于合法医药中间体,企业难以完全掌握买方用途,销售在账面上合规。这类说法也常见于涉案企业的公开回应与辩解。

山东一名熟悉化工行业的业内人士施敏(化名)17日对记者表示,芬太尼前体在部分中小化工厂看来“并不复杂”,原料成本低、工艺门槛有限,却能在国际市场上卖出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施敏举例称:“在山东省,一个吨级的前体物,生产成本可能只有十几万元,但走私出去,利润可以翻好几倍。相比传统化工品,这是暴利。”

他解释,许多工厂以“医药中间体”名义登记,账面合法,却心知肚明买家用途。“哪怕某个化学品被列入管制名单,很快就有人研发一个分子结构稍有改动的替代物,换个名字继续卖。监管永远慢半步,而利润实在太高了。”

这名业内人士补充说,虽然美国多次就前体化学品问题向中方施压,但地方政府出于利润与产业依赖,“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表示,“关键是中央政府没花大力气去做,更没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来看待。”

中国自2019年起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并陆续将若干前体化学品纳入清单管理。但新的“变体”与替代物不断出现,跨境电商与加密货币等规避手段增加了追踪难度。美国缉毒局2025年《全国毒品威胁评估》也提到,一些中国供应商在受控前体的对外供应上“趋于谨慎”,但灰色链条仍未完全切断。

在9月16日的听证会上,帕特尔称,多家在中国注册的公司涉嫌长期向墨西哥贩毒集团提供前体与混杂剂,并利用隐匿渠道与加密货币交易获利。司法部9月3日的起诉书亦列出涉案公司与人员、对外推介、隐蔽运输及规避合规方案等细节。

大陆一所高校的公共政策学者郭先生对记者表示,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合法与非法用途交叉”。他说:“这些化学品在医药、科研和合法化工生产中都有应用,不能简单一刀切。监管往往依靠清单,但清单之外的变体不断出现。”

郭先生指出,中国庞大的中小化工厂数量与地方层面的产业依赖,使彻底清查出口难度极高。“只要海外市场还在,利润就会刺激灰色生产和出口,电商平台也是一条灰色渠道。”

他继续说:“单靠查禁是不够的,必须建立跨国追踪机制,堵住金融、物流和跨境电商渠道,否则仍会有人铤而走险。”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不是中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郭嘉昆则称,中国主管部门已将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物质列入管制名录,这是中方自主决定,并不存在美国所称的“默许”或“放任”。

一位异议人士李明(化名)则认为中共的打击力度不够,“专制政府最大特色就是‘想禁什么就禁,而且立竿见影’”。他质疑外交部的回应:“在他们眼中没什么禁不了的,封网、封教会、封维权人士的嘴、封民众集会,逻辑上讲,他们可以‘说到做到’。”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记者沈越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