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人生总是在不断分层。
中考,把一部分人分到职业学校,一部分人分到高中。
高考,把一群人分到不同层次的学校。
职场,把一大群人分到不同的岗位,岗位高低错落。
其实社会也在分层,只是更加隐蔽,很多人察觉不到,更无法利用社会分层的好处。
作为中年人,混在社会之中,搞懂“社会的三层关系”,你就赢了。
01
社会的三层关系,谁都逃不过。
第一层,底层人的饭碗。
第二层,中层人的面子。
第三层,高层人的蛋糕。
三层人既独立,又互相交叉,互相合作,从而形成了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利益就在层际关系之中。
底层人的饭碗,对有钱人来说,一点都不重要,但是对他个人来说,关系到日常生活开销,甚至是生存的大事。
就像一百块钱,不够富人的一顿饭,但可以是底层人一个月的饭钱。
底层人,一般从事很简单,靠劳力和时间的工作。或者做一点小生意。这就是他们的饭碗。
农村有句土话:“不要碰剃头匠的剪刀,不要摸屠夫的屠刀。”一个人工作中用的东西,看得比命还重要,你触碰了,就会被对方以为是“争夺、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中层人的面子,就是一些有点钱,但是钱不是很多的人,喜欢做一些碍于面子的事情,他们还喜欢吹嘘自己多厉害。
看看农村家庭,一些打工人在外头赚了十几二十万,就非要买车。也算是衣锦还乡。
车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这样的逻辑,把一批人的头脑搞糊涂了。
还有一些年轻女子,喜欢买好看的包,品牌裙子,并且亮出来给他人看。这都是争面子。
拆穿别人的面子,是把人得罪的前奏,使不得。
高层人的蛋糕,就是某一个行业,一件事之中的较大利益。
比方说,一群房地产老板,为了一个好地段而争执。这就是争蛋糕。大家都知道,投资到好地段,是可以有很多利润的。
你把人家的蛋糕弄掉了,应该不是闹着玩的。
归纳一句,就是我们在社会上,不要随意侵害别人的饭碗、面子、蛋糕。
02
另一方面,我们要从社会上获利,又不得不触动不同层次的人。
说到这,也许你很迷糊,很矛盾。
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我们根据自己的层次,去应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方法,去和对方交往,形成“互助”的局面,利益就来了。
第一,你在高处的时候,给底层人饭碗。底层人对你,感激不尽。
底层人勤勤恳恳地劳动,也会给你带来利润。
比方说,你承包了一个工地,请了十几个工人,给每个工人工具。工人们拿到工资了,你就是他们的恩人。
在一座村庄,你做养殖户,就别忘了,请一些本地的穷苦农民,来帮你打工。你给他们收入,他们一准谢谢你,还拿来家里的土特产,送给你。
居高而不临下,这是德;居高常利下,这是利。
第二,你要积极满足中层人的面子,保障他们的消费品。他们得面子,你得利益。
每一座城市,都有品牌折扣店,体面的超市等。大家以进入这些地方购物,为骄傲。
你把名牌包,卖给了爱面子的人,这就是生意经。过后,还别忘了,给人吹捧几句。
同样的东西,因为品牌的知名度不一样,价格会不一样。其中的学问很大。
第三,你可以和高层人分享蛋糕,对高层人给予帮助。你的付出,肯定会有回报。
很多人动不动就仇官仇富,这是不对的。仇,会让你自己难受,把贵人也推走。
你应该观察,高人有什么难处,你去解决一下。这是向上社交。
清代,一个叫俞小毛的乞丐,看到富豪胡雪岩,和一个孩子争执不休。孩子的一篮鸡蛋,被胡雪岩不小心撞了,孩子要索赔几个铜板。胡雪岩身上没有铜板,只有大银子。孩子也不讹诈,不要银子。
俞小毛把自己讨来的几个铜板,给了孩子,事情顺利化解。
多年后,俞小毛在家乡修渡口,找到胡雪岩,一下子就解决了缺钱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人,都可以成为你的“顾客”,方法很重要。
当然,人的分层是相对的,是我们为了便于和人打交道,而设定出来的。
不同层次的人,也是可以改变的。底层人通过努力积累,也会变成人上人;高层人投资失败,也会变成底层人;中层人花光了钱,又会沦为底层人。
我们只要多观察,把对方进行分层,就知道如何打交道了。人脉资源,变成经济资源。
03
曾国藩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懒’字致败。”
人到中年,美好的家庭和人生,都是利益支撑起来的。
我们不要偷懒,要积极研究社会,看清人性,同时谦卑做人。
我们把心态压得低低的,对人恭恭敬敬,就可以扮猪吃老虎。
我们把手伸出来,温暖他人,就可以收回加倍的温暖。
我们把向上的精神亮出来,就会得到人家的青睐。
社会到处都是人,共生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