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斌:党媒歌颂苦难 无耻至极☀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袁斌:党媒歌颂苦难 无耻至极
作者:
网友怒骂:“别人上吊,你说他在荡秋千;易子而食,你能写成私房小菜。”这话刺耳,却正中要害。歌颂苦难的文风,本质上就是对弱者的二次伤害。它不仅剥夺了他们倾诉的权利,还强行赋予他们一种“假快乐”的人设,仿佛困境并非困境,而是新型娱乐。这样的宣传,比冷漠更毒辣,因为它要求受难者不仅要忍受痛苦,还要学会在痛苦中“感恩”和“微笑”。

近期,中国多地一些年轻人涌入菜市场“捡剩菜”吃。到菜市场“捡菜”的所谓“新潮流”,是对现实的公然歪曲,对苦难的赤裸裸歌颂。(视频截图)

近日,大陆多家官媒不约而同地用溢美之词,报导年轻人到菜市场“捡菜”的所谓“新潮流”,称其“环保、幸福、自由”,甚至拔高为“生活新时尚”。然而,这种话术不仅荒唐,更是对现实的公然歪曲,对苦难的赤裸裸歌颂。

“捡菜”原本是底层民众的无奈之举,是被生活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人,在物价高企、收入锐减、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实中,被迫采取的生存方式。它不是潮流,更不是什么“解压乐园”,而是赤裸裸的困境与心酸。可是,一些官方媒体竟能把这份窘迫描绘成“时尚体验”,把绝境美化为“自由生活”。这不是麻木,而是残忍;不是愚蠢,而是无耻。

网友怒骂:“别人上吊,你说他在荡秋千;易子而食,你能写成私房小菜。”这话刺耳,却正中要害。歌颂苦难的文风,本质上就是对弱者的二次伤害。它不仅剥夺了他们倾诉的权利,还强行赋予他们一种“假快乐”的人设,仿佛困境并非困境,而是新型娱乐。这样的宣传,比冷漠更毒辣,因为它要求受难者不仅要忍受痛苦,还要学会在痛苦中“感恩”和“微笑”。

歌颂苦难之所以是最无耻的行为,还在于它不仅侮辱了受苦者,还麻痹了旁观者,把公共舆论从“质问为何人要捡菜”引向“捡菜也挺快乐”,制造出一种虚假的正常感。久而久之,真正的不正常就会被默认为正常,荒诞会被当成日常,严肃的社会问题就会被消解于一片“幸福”的幻象之中。

一个社会真正的进步,不是让年轻人习惯捡拾残羹冷炙,不是让他们在垃圾堆里找活路和乐子,而是让他们有尊严的工作,有体面的收入,可以光明正大地走进超市挑选新鲜食材。

在中共振兴经济无方,百业凋敝民生艰难的当下,媒体本应直面现实,揭示问题,传递民生之痛,敦促改变,而不是与掌权者一同粉饰太平。把苦难说成“幸福”,把绝境包装成“时尚”,这不只是文风低劣,而是在为中共的无能开脱,为民众喂食精神鸦片。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江一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