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2年2月17日一男子行经北京证券交易所。示意图(Jade Gao / AFP)
9月12日,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四年定期财报数据被认为存在虚假记载,遭到行政处罚,深交所将启动强制退市程序。
截至9月12日收盘,*ST东通股价报6.58元,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超过56%,总市值36.71亿元。
同日,东方通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其内容显示,东方通在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泰策科技虚构业务、提前确认收入,累计虚增营收约4.32亿元,虚增利润超过3.1亿元。
据每经网提供的数据,其具体如下:
2019年,虚增收入约6145万元,占当期营收12.29%;虚增利润5223万元,占当期利润34.11%。
2020年,虚增收入约8485万元,占营收13.25%;虚增利润5877万元,占利润22.72%。
2021年,虚增收入约1.26亿元,占营收14.54%;虚增利润7948万元,占利润30.35%。
2022年,虚增收入约1.61亿元,占营收17.68%;虚增利润1.24亿元,占利润219.43%。
这些虚假财务数据不仅影响了年度报告真实性,还被用于2022年6至11月公司披露的《募集说明书》。
2023年,东方通在披露等《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引用了这些虚假数据,并募集资金约22亿元。
东方通公开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早的中间件软件开发企业之一,2014年开始在深交所上市。2018年12月,东方通收购北京泰策科技有限公司100% 股权。据每经网报,在监管处罚落地前,公司仍在试图维持经营。
今年8月26日,东方通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营收同比增长48.85%至2.40亿元,净亏损缩窄至5516万元,同比减少66.8%。
对此,证监会拟对东方通处以2.29亿元罚款,并对7名相关责任人合计处以4400万元罚款。
其中,前董事长兼总经理、实际控制人黄永军,被认定为主要责任人,拟被处以2650万元罚款,并禁止进入证券市场10年;其他高管则分别面临50万元至650万元不等的罚款。
东方通可能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相关条款,深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证监会还表示,对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移交公安机关。
东方通因财务数据造假被强制退市不是个案。近年来,中国不少上市公司曾因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条款而被摘牌。记者综合近几年多家媒体报导,选取几个典型案例如下:
康美药业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虚增营收,累计虚增金额达数百亿元。2021年5月,康美药业曾被深交所强制退市。康美药业财务数据虚报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最大财务造假案”,波及投资者超过20万户。
瑞幸咖啡2019年虚构销售额约22亿元人民币,2020年6月曾被纳斯达克摘牌。
欣泰电气2011年至2012年虚增收入和利润,用于IPO上市。2016年被证监会认定为欺诈发行,成为中国首家因欺诈发行而强制退市的公司,并且至今没有再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