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在首尔举行的2025年世界IT博览会上,一位参观者正在观看 SK海力士高频宽记忆体(HBM)技术模型。(JUNG YEON-JE/AFP via Getty Images)
预期美中科技战加剧,韩国半导体企业不断减少在华投资。华府近日宣布撤销三星等韩企的“经验证终端用户”(VEU)资格,加速了韩企撤中的步伐。韩国官方统计,过去两年,韩企在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投资总额,已从52亿美元降至负13亿美元。财经专家称,随着美国全面关闭VEU计划,中国企业将面临芯片断供。
韩国媒体《韩民族日报》(Hankyoreh)报导,伴随川普政府不断收紧针对中国的半导体管制措施,韩国半导体企业的中国业务的不确定性加剧,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韩企正急于实施撤离中国的策略。
报导披露,目前三星有大约40%的NAND快闪记忆体在西安厂生产;SK海力士则约有40%DRAM与20% NAND分别在中国无锡及大连的工厂生产。在华府宣布撤销三星和SK海力士的“经验证终端用户”资格后,韩国芯片制造商都在加紧采取措施,努力应对这场巨变。
报导称,有韩国政府与业界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几个月前就已确立针对中国采取设备出口管制的构想,并将此意图告知了韩国政府与业界,因此韩国半导体企业早已启动了逐步撤离中国的计划。
9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将全面关闭“经验证终端用户”(VEU)计划,此措施将在2025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
美国商务部次长凯斯勒(Jeffrey Kessler)在官方声明中称,“这是堵塞出口管制漏洞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纠正那些让美国企业承受竞争劣势的政策缺陷。”
VEU计划曾是外资半导体厂商在华运营的“特殊通行证”,被纳入这个计划的外资半导体企业可以无需申请而引进美国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
但是根据最新规定,这些企业今后进口任何美国设备都必须逐案申请许可证。在新规开始生效后,曾经作为“经验证终端用户”的台积电、三星电子以及SK海力士将失去相关豁免权,这些企业的所有在华生产基地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事实上,由于预期中美科技战会继续升级,从2024年以来,各国半导体企业都在加快撤离中国大陆的步伐。
据《朝鲜日报》稍早时候的报导,全球性市场调查公司Omdia披露,SK海力士已在2024年底搁置了其扩展中国无锡工厂的计划,改为扩大韩国利川M14工厂和清州M16工厂的产能;三星电子则在大幅下调其西安NAND快闪记忆体工厂产能的同时,扩大在越南的半导体方面的投资,并带动周围配套企业前往越南设厂。
此外,韩国半导体封测公司西格尼蒂克(Signetics)也计划投资1亿美元,在越南永福省的霸善工业区建设生产工厂;世界最大半导体后工艺企业Amkor科技,去年年底已在越南斥资16亿美元建设20万平方米工厂,并将中国工厂的设备搬迁过去,在越南打造具备最尖端技术的半导体封装基地。
韩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美国针对中国的高科技出口管制全面生效前,韩企在中国积体电路制造业的投资额高达52亿美元;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出台后,这一数据急速下降,到2023年已降至零;而2024年全年,韩企在中国积体电路制造业的净投资为负13亿美元,这意味着韩企从中国撤回的投资本金,已超过对中国半导体设施的新投资。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教授孙国祥9月4日在接受大.纪.元;专访时,谈及美国全面关闭“经验证终端用户”(VEU)计划的影响。
孙国祥分析说,对于失去豁免的企业,意味着设备维护、技术升级、产能扩充的节奏将显着放缓,整体供应链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升。如果单一许可申请演变为“推定拒绝”的常态化操作,关键保养零件长期无法及时获得,必将导致生产良率和交期承诺无法达标,那么继续营运的机会成本将超过关闭或转移的损失。而当管制措施导致企业毛利被侵蚀至无法覆盖合规风险溢价时,“理性撤离将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美日、荷兰等盟国在工具跟零组件上形成更紧密一致的全面审核,再加上黑名单扩张,同时在对华外资厂区的科技转移风险采更严格的标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等对在中国的投资续流的诱因就会下降,中国方面则面临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