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SciTechDaily》报道,美国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科学家发现了一条关键的生物化学路径,可解释为何随着年龄增长,体内具有燃脂功能的“好脂肪”活性会下降。这项发现为开发对抗老年体重增加的新疗法提供了潜在方向。
人体内主要有三种脂肪: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white adipose tissue, WAT)、燃烧能量产热的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 BAT),以及兼具两者特性的米色脂肪(beige fat)。米色脂肪存在于白色脂肪中,具有类似棕色脂肪的燃脂与产热能力,能有效降低血糖和有害脂肪酸。然而,它的活性会随年龄增加而迅速下降。
研究人员在年老老鼠体内发现一条名为Pdgfrβ的关键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随老化变得过度活跃,进而抑制米色脂肪的形成。当科学家抑制这条通路后,年老老鼠体内的米色脂肪活性恢复,燃脂功能大幅提升,接近年轻状态。
研究还发现,现有几种癌症治疗药物如氟达拉滨(fludarabine)和伊马替尼(imatinib),具有恢复(rejuvenating)米色脂肪生成功能的潜力。此成果显示,未来若能有效标靶米色脂肪(targeting beige fat),有望成为治疗年龄相关肥胖与代谢疾病的新策略。
示意图(图取自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