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战价值看:外企还会留在中国吗?言论☀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从统战价值看:外企还会留在中国吗?
作者:

现在不是冷战时期铁幕分明、体系割裂的格局,说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能留下的外企讲究一个【统战价值】,即使中国再不需要外企,也会有意保留一批外企来彰显自己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形象。

从统战价值来看外企的话,一切就比较清晰了,我把它们分成三类。

第一类:统战价值高的外企

像苹果、特斯拉这种外企在中国甚至是有超国民待遇的,他们在中国的存在是有标志性意义的,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的脸面,不但不会赶他们走,而且会极力留住他们,还会给予某种特权和政策绿灯。

例如,所有的国产手机用户可以试试开飞行模式改蓝牙名称,都是改不了的,只有苹果手机可以改。所有的国产手机内置浏览器都是白名单制,很多网页是打不开的,但苹果手机的Safari浏览器不受此限制。

再如特斯拉,中国当年以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促成其上海工厂的落地。现在国内生产的特斯拉,可以能被认可为国产车进入政府采购清单的。

再如高通、英伟达也都是,前段时间英伟达还传出还在上海新开研发中心。

微软本来的也有很高的统战价值,在华运营多年虽然没赚到什么钱,但只要它愿意待着都会尽量留住它,但是信创领域实在是过于敏感,根本没有它的机会,只能走了。

总之来讲,在全球声望巨大的外企,都是有很高的统战价值的,优待这些企业,就是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中国依然是开放的。

第二类:统战价值消失殆尽的外企

当一家外企的统战价值消失时,它在中国的处境便会急转直下,其标志是:无法形成对中国本土企业碾压性的竞争优势时。

像三星、IBM,Oracle都是。

以前需要他们作为一条鲶鱼,培养国内的人才和供应链,当本土企业慢慢起来,做得还算可以,即使还不如外企,但是能达到80%性能的时候,就会被抛弃。它们在中国市场赚不到钱,ZF也觉得他们毫无利用价值,也不支持它们,就只能离开了。

第三类:统战价值模糊不定

还有一类外企,它们的主要市场不在中国,其在华业务不是销售,而是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工厂,它们看重的是中国的人才红利、供应链优势。后者这种类型的外企工厂还是挺多的,它们并不面向中国消费者,而是将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所生产的产品都是销往海外市场。

这类外企的统战价值有些模糊不定,地方ZF很欢迎它们,因为它们能带来税收和就业和政绩,但是ZYZF对他们就不是那么重视了,可有可无。

在这种央地之间微妙的态度差异之下,他们对中国的态度也很微妙,也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

它们最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的冲击,也最有可能在成本上升或风险加剧时,迅速做出撤离决策。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知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