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海某连锁生煎店招聘50岁以上沪语服务员,综合薪资3200元/月(高于上海2740元最低工资),做一休一且提供员工餐。
对企业而言,退休返聘无需缴纳社保——该品牌在沪超250家店,若每家配2名此类服务员(共500人),按2025年上海最低社保基数7384元计算,企业每月仅社保就能省约95万元(单人月均社保成本1897.7元),且此举合法。
这种操作并非个例,不少餐饮从业者已跟进:低端岗位(切配、收银等)多用老年人,仅核心岗位(如厨师)保留中青年;生意不佳时则关店或用家人顶替,减少对外招聘。
强制社保政策下,低端岗位数量被压缩,中青年只能转向老年人难胜任的重体力或“高强度岗位”,而这类岗位已严重饱和,最终可能导致中青年离开大城市回流,推高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出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政策差异:生育领域推出史无前例的优惠(免幼儿园大班学费、发补贴、简化申领流程),显见2025年生育率压力已达临界点;社保领域却延续“加码榨取”思路,类似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的逻辑,暗示就业与社保压力尚未到不可控阶段。
可总结出一套规律:政策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改变尚远;进入“榨取”阶段,属事件中后期,短期无改善;唯有财政亲自“接盘”(如补贴社保),才意味着现实已难维系,真正的改变才会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