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男胸痛险丧命!急诊冲刺10分钟与死神拔河,医示警3症状恐是夺命心梗健康养生☀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28岁男胸痛险丧命!急诊冲刺10分钟与死神拔河,医示警3症状恐是夺命心梗

台中一名28岁男子,晚上在家打线上游戏突然觉得一阵胸痛难忍,自行紧急就医。经台中医院急诊与重症医疗团队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紧急进行心导管手术并装上支架后,救回一命。

40岁以下年轻型心梗愈来愈多,心脏病不再是中老年专利

大多数人多以为心肌梗塞、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几年年轻型的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却时有耳闻。台湾台球名将“火云邪神”张荣麟,上月中旬前往印尼参赛期间,才疑因心肌梗塞猝世,享年40岁;月初曾在《中国好声音》周杰伦战队夺得第5名的中国男歌手朴翔,也因心肌梗塞骤逝,享年35岁,引发各界对年轻人心肌梗塞威胁生命议题的重视。

负责此次心导管及支架手术的台中医院心脏血管科主治医师黄圣玮就表示,光是今年他就碰到两例40岁以下年轻型心肌梗塞患者,最年轻的就是这位谢先生,才28岁。

黄圣玮医师表示,28岁的谢先生平均每两天抽一包烟,烟龄超过10年,由于谢父曾经在30多岁时心肌梗塞,加上当天患者到院后主诉胸闷、胸痛症状疑似心肌梗塞,经进一步心导管检查,确定是右冠状动脉阻塞。紧急采用健保给付的心脏支架打通血管,隔天顺利出院;一个月后回诊追踪,状况稳定。

“就怕一睡不起!”28岁男胸痛直奔急诊,与死神拔河抢回一命

“当时只觉得自己胸很痛,想要赶快找医师帮忙,到急诊室立即冲进去求救!”和死神拔河抢回一命的谢先生,回忆当时到医院车程不到10分钟,对他来说却宛如10小时,一进入急诊室他大口拼命呼吸:“我很怕吸不到气,一睡不起,老婆怎么办?”

谢先生说,自己从事保全工作,有时因为排班要日夜颠倒,自己又习惯晚睡,作息比较紊乱。今年初,一个30岁的同事就发生心肌梗塞,让他有所警觉。6月中时自觉胸闷又胸痛,就减少烟量跟运动却仍未改善,所以这次持续胸闷、胸痛两周后的大发作,他才毫不迟疑立即到急诊室求救,“或许是去年发心留长发要捐发帮助癌症化疗朋友,一个善念让我可以即时就医并获救!”

全球心血管疾病年轻化,都指向3个原因

年轻族群罹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的比例在增加,在世界各国也都有类似状况,引发不少讨论。印度的《The New Indian Express》就曾于今年初撰文探讨2020年以来,50%的心脏病发作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世界著名的医疗中心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今年也撰文表示,过去10年,40岁以下族群的心脏病发作率一直在上升,其中也包括了青少年。

美国的《The New York Post》也于6月报导,美国年轻人中风的发生率正在上升,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20~2022年间,18~44岁的人中风发生率增加了14.6%。

而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型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的病例不断增加?排除家族遗传的因素,它们也共同指向几个原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缺乏运动;年轻人罹患三高、二型糖尿病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中;以及工作与生活不平衡,压力增加等。

国健署曝8招护心守则,戒烟、控三高、睡眠充足最关键

装置支架后的谢先生,目前已经戒烟,他以过来人身份提醒大家:“早日戒烟!希望大家都健康!”黄圣玮医师提醒民众,心肌梗塞不分季节、不分年龄,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家族病史民众,平时要注意控制血压,如果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危及生命。

国健署则建议,日常做好8件事,能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吃得营养:以低糖、低油、低盐、高纤(三低一高),及原型食物为主,并减少摄取含糖饮料。

动得更勤:减少久坐并每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

积极戒烟:戒烟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几率。

睡眠充足:每晚睡眠时间要有7~9小时。

管理体重:理想BMI范围值为18.5~24,男性腰围≤90公分、女性腰围≤80公分。

控制血压:牢记“722”口诀,连续7天量测、早晚各量一回(共2回)、每回量“2”次取平均值,血压值<140/90mmHg。

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值,空腹血糖标准值为<126mg/dL。

控制血脂:定期监测血脂值,总胆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脂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0mg/dL。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