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5日,一辆货车在杭州高速公路上油箱损坏漏油,司机被公路养护单位索赔11万元。图为涉事货车被扣留在收费站停车场。(视频截图)
中国经济下滑财政吃紧,交警、城管乃至一般管理部门都搞起了“罚款经济”,动辄就向民众开出高达数十万的巨额罚单。近日,一辆货车在杭州某高速公路上油箱损坏漏油,就被公路养护单位罚款11万元,司机哀叹:把车卖了也只值几万。
货车司机胡师傅近日驾驶一辆货车从富阳西上高速回杭州。行驶途中,货车传动轴发生故障致使油箱漏油。司机将货车停在应急车道后,立即打了报警电话,随后这辆货车就被拖到了附近的余杭仙宅收费站(原余杭西收费站)。
货车很快就修好了,但货车司机却连人带车一起被扣在了收费站的停车场。高速公路养护单位要求司机支付11万元(人民币)的“清洗路面”费用才能离开。
货车司机无力支付这笔巨额费用。大热天里,他被迫在货车驾驶室里住了好几天,心中焦急、欲哭无泪,求告无门之下,只好向媒体求援。
胡师傅告诉前来采访的陆媒,停车场的门岗说马路上洒油了,要赔偿11万多,“按面积算,1平方100块”。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渣土车司机,付不起这么高的罚款,老板也赔不起这11万,就算把车卖了,也只值几万块钱,“我现在都崩溃了”。
被迫滞留在收费站停车场的货车司机胡某。(视频截图)
胡师傅向媒体提供了盖有公章的罚款单,以及事发当日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图中可看到,在事发路段的第二车道上,有一段路面被油污浸染。
(视频截图)
在媒体采访过程中,货车车主李先生也闻讯赶到了现场。李先生表示,货车漏的是柴油,不是机油,污染程度没有那么严重,而对方连扣车单都不开,就把车硬扣在停车场。他更质疑:“这个一千多个平方怎么算出来的?”
停车场的保安对媒体表示,不赔偿就不放行车辆。收费站的站长则声称,提出索赔的是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他也没有管理中心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几经周折后,高速公路杭州南管理中心最终同意货车开走,至于11.2万元的赔偿费用,如果司机不接受,“可委托第三方对污染路面进行测量”。
近年来,由于经济下滑、地方财政吃紧,中国各地都盛行“罚款式执法”。不仅交通警察、城市管理动辄对小商小贩开出高额罚款,就连不具备“执法”资格的地方管理部门也大肆开罚单捞钱。
据公开的资讯,2024年初,江苏盐城有一农民因卖羊肉获利180元,被当地市场监管局以羊肉未检疫为由,没收剩余羊只及“违法所得”,还罚款13万元,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弹后,才将罚款降为1万元。
中共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国非税收入达4.47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25.4%,其中河北、湖北、陕西等地的非税收入甚至年增率超过一倍。
“缺钱了就开罚单”,各类行政性收费和罚款等非税收入,已成为地方财政的关键来源,但由此引发的民怨也越来越强烈。而各地政府从不对外公开罚没收入的详细情况,这种黑箱操作的方式也备受外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