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房价下跌更让人操心的事情,2025年退休人员,可能要过苦日子了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比房价下跌更让人操心的事情,2025年退休人员,可能要过苦日子了

你发现了吗?现在身边的人,不在讨论房价的事情了,反而是开始聊起养老问题,估计大家伙也明白,这房价算是跌麻了,能够按照以前的原价卖出去的房子,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大部分地方,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房价大部分腰斩,所以提起来就伤心,倒不如不提。

而养老问题,其实比房价下跌更让人操心,因为房价下跌,你只有一个房子,不买不卖就不会亏,但是退休人员,人们的养老金问题,更是关乎着生活。2025年中国已经超3亿老年人,当舆论聚焦房价涨跌时,一场关乎数亿人尊严的生存危机已悄然降临。

2025年退休,为啥会可能会过苦日子呢?

曾几何时,每年10%的养老金涨幅让退休人员充满期待。如今,3%的微调成为常态。若基础养老金为5000元,每月仅增加150元,而十几年前同等基数可涨500元。

更严峻的是结构性失衡。2025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约3500元,但近半数企退人员实际收入不足2000元。农村老人境况尤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仅190元/月,即使叠加土地流转等收入,多数人月收入仍不足500元。

这种差距源于制度性割裂: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尚未完全破除,而2011年才全覆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低、政府补贴有限。当大白菜从几毛钱涨到几块一斤,养老金购买力被通胀无声吞噬。

有数据统计,2021年全国19%老年人仍在工作,农村更高达24.5%。他们或是为子女分担压力,或是养老金难以为继。而且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者只能签劳务合同,无法缴纳工伤保险。

为啥说比房价下跌更让人操心的事情,是退休养老问题呢?

在河北某村庄,72岁的陈奶奶守着190元养老金和半亩薄田度日。儿子在县城送外卖,月入4000元却要养四老两小。“不拖累孩子就行”,她啃着馒头就咸菜的日常,是中国1.2亿农村老人的缩影。

城市孤寡老人同样艰难。北京海淀区独居的吴教授,退休金6000元却患阿尔茨海默症,冰箱里塞满过期食物——社区养老服务站距家3公里,他常忘记怎么去。

当退休人群在温饱线挣扎时,其实房价温和回落反显现积极信号:房价下跌释放消费潜力。无房族购房成本降低,房奴月供减少,省出资金可转向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此外,房地产“蓄水池”功能减弱后,资金加速流向5G、人工智能等实体产业。

2025年5月数据显示,70城房价同比降幅连续收窄,商品房库存三个月连降。

笔者认为,面对老龄化海啸,修补式改革已不足应对,需系统性突围:比如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至500元/月**,挂钩贫困线动态调整;推进全国统筹,结束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双轨制”。

要知道房价涨跌关乎资产波动,而养老危机直击生存尊严。202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历史性突破3亿大关。当这些曾用青春浇筑经济奇迹的人们,在晚年陷入“养老金不够花、看病不敢去、摔倒没人扶”的困局,任何关于发展的宏大叙事都显得苍白。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叶净寒

来源:心灵自留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