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直盯着130万亿的居民存款,但这些钱大部分不属于普通民众,引发网友热议。
中国外卖大战让京东亏损百亿,外卖三巨头美团、阿里和京东面临分化。
给中产的建议,富人不应该掉入的4个金钱陷阱,否则难成富人。
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内卷加剧,经销商深陷生存危机,全国仅有30.3%的经销商完成了销售目标。
中共救房地产市场招数出尽,但楼市仍旧跌跌不休,中共终将白忙活一场。
中共末日疯狂:计划把百姓存款都收走?给顶层权贵帮你花
阿波罗网孙瑞后报导/17日,财经博主老蛮在X平台发帖文说,中共当局现在的治理逻辑是:
1、默认老百姓特别有钱,居民总存款达到130万亿,可以说极其富有,大有潜力可挖。
2、至于2%的顶层权贵占有82%的存款,而98%的普通老百姓只有18%的存款并且背负100%的银行贷款这样残酷的现实,中国政府拒绝承认,默认不存在。
3、对穷苦老百姓无钱可花的现实,中国政府痛斥他们为何不肯消费。
4、既然你老百姓不听劝,这么有钱还不肯消费,那政府只有一个选择:把你们的钱都收走,由2%的顶层权贵帮你们消费。
5、所以近两年来,中国疯狂出来加税政策。总共合计加了多少万亿的税我正在算,争取在明后天算出来。
7月30日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宏观杠杆率》报告称,中国宏观杠杆率首破300%,远超美国,在国际比较中都属高水平了。老百姓杠杆率都这高了,哪还有能力消费?
老蛮的贴文引发X平台网友的热议。
网友“yingZ”说,还有非税收入:各类罚款、行政性收费……想方设法的从百姓18%的存款里,榨出每一滴血泪。
网友“SWAT07Military”表示,默认老百姓非常蠢非常听话,可惜老百姓已经用沉默回应。默认人们会积极响应它们制定的愚蠢政策,可惜人们已经用断子绝孙在投票。
网友“艾地声”表示,总感觉是末日疯狂了。
京东亏百亿市场震惊,外卖三巨头面临分化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今年二季度外卖业务板块收入同比飙升近两倍,运营亏损却高达148亿元(人民币),这种巨大反差主要是外卖补贴大战造成的。京东的财报一出,公司股价连续两天大跌,陆媒惊呼“刘强东天要塌了”。
据京东近日公布的2025二季度财报,期内该公司整体营收达3566.6亿元,同比增长22.4%,这是京东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纪录。然而,期内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62亿元,同比下滑50.8%,已被腰斩。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林伟日前接受陆媒采访时直言:“如果不是国补的话,去年京东的利润都不一定支撑的住。现阶段国补赚的钱,全砸进外卖了。”
这份研报分析指出,中国外卖行业三大巨头将面临分化命运:京东因财务压力大,很可能率先在三季度退出价格战。阿里则可能准备打一场“持久战”。美团则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双重下滑的风险很大。
给中产的建议,富人不会掉入的4个金钱陷阱
在致富道路上,犯金钱错误是常有的事;然而也有一些金钱相关的陷阱,富人一般不会掉入,对中产阶级来说,或许是一个提醒。
税务危机研究所所长达纳‧罗纳德(Dana Ronald)告诉Gobankingrate网站:“富人会避免的一个常见金钱陷阱,是生活方式的膨胀。”
以下是该网站列出的富人绝不会掉入的几个主要金钱陷阱。
一“情感慷慨”。
Swapped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办人、个人理财和银行业专家托马斯‧富兰克林(Thomas Franklin)表示,如果慷慨的出发点不对,就会产生问题。
“他们(捐款者)可能是为了弥补自身不足感,或者是为了弥补自己赚钱方式的自责”,“而不是纯粹为了享受捐赠的乐趣。”
二忽视人寿保险。
富兰克林说,缺乏保障是一个你不想掉入的责任陷阱。
根据美国寿险管理学会(LIMRA)和Life Happens开展的2022年保险晴雨表(Insurance Barometer Study)研究,1.06亿美国成年人认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寿保险。相对而言,美国的华人,尤其是新移民,对人寿保险就没那么重视,不少人可能从没想到要买人寿保险。
三过度依赖投机性投资。
富兰克林强调,投资模因股(meme stocks,迷因股票)或新型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可能是一场危险的赌博。
他说,“这些产品一直很热门,但波动性很大”,“火箭般的涨幅也可能很快崩盘,你可能永远都赚不到钱。”
中国车市内卷加剧,经销商亏损惨重
8月1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根据该协会的调查数据,全国亏损的经销商占比高达52.6%,持平者占17.5%,获利者仅29.9%。
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全中国达成销售目标的汽车经销商只有30.3%,29%的经销商达不到销售目标的70%。
销售传统燃油车为主的经销商处在崩溃边缘。他们与厂商关系紧张、盈利能力大幅降低,经营状况远落后于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中,仅有25.6%盈利,15.8%持平,亏损比例高达58.6%。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中,亏损比例为34.4%。
北京终将白忙一场
阿波罗网方寻报道/《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监管机构计划要求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以及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如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从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收购未出售的房屋,以协助消化中国总面积达4.08亿平方米(1.234亿坪)的过剩房屋。这些大型国企将获准动用中共央行2024年5月启动的3000亿元人民币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计划。
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减12%,创5年来最差表现。新建住房价格已停滞超过2年,7月房价年跌2.8%。中国前百大房企7月的新屋销售连续2个月年跌幅超过20%。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北京当局此举意在通过消化部分过剩房屋拉抬房价,减缓房地产泡沫的崩溃速度,但最终可能导致资金流向贪官,而房地产市场的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早在2023年1月,中共央行推出总额1000亿元的“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然而截至2024年3月,相关贷款发放额仅20亿元,占比2%。2024年5月,中共央行再次启动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计划,但根据《彭博》8月初报道,该计划获批贷款占比不到6%,运行同样不顺利。
《彭博》报道指出,北京当局近期要求大型国企收购房地产开发商卖不掉的房屋,以消化过剩库存,但由于内需和就业市场持续疲软,专家认为此次救市举措效果可能不佳。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中国已多次尝试通过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使用银行贷款购买闲置房,但均收效甚微。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
Loading...
Loading...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请订阅干净*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