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自国民党去年成为立法院最大党以来,频频利用其多数席次杯葛赖清德政府,但该党如今面临重大挑战:从7月26日起,一系列罢免投票可能导致其失去立法院多数,民进党有望重新掌控国会。
驻台记者席佳琳在专文中指出,这波罢免风潮源于民意反弹。国民党被批评正在破坏台湾民主和主权,为中共打开通道。尽管国民党否认,声称这是民进党为夺回权力的操作,但外界质疑声不断。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在造势活动中竟然将总统赖清德称为“独裁者”,反罢免宣传中也将民进党批评为“输不起就翻桌”。然而党内开始检讨为何自2016年来连续三次总统败选。一名党内高层坦言,尽管国民党主张“和平”,但选民并不信任其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
过去一年,国民党立委频繁阻挡与中共相关的防务预算,并推动增加立法院权力,甚至提出放弃将沿海离岛周边海域列为禁限水域的法案,理由是“尚未结束内战但应维持正常交流”,引发巨大争议。民进党认为此举助长中共将台湾海峡视为“内水”的主张,严重侵蚀台湾主权。
与此同时,国民党持续将台海紧张归咎于赖清德,主张通过妥协和对话缓和局势。党内高层频繁访中,并在中共主场呼应其统一论调,声称“台湾人是希望统一的中国人”——这一立场与台湾主流民意严重脱节!
前总统马英九虽宣称任内不推动统一,但支持“和平、民主的统一”。党团总召傅崐萁更于去年赴北京会见中共高层王沪宁,却缺席赖清德就职典礼,引发广泛批评。科技富豪曹兴诚痛斥此类行为是“通敌”,直言“不是交流,是汉奸行为”。
尽管国民党否认这些指控,党内部分人士也承认,对北京态度确实转趋软化。自马英九开放中资和观光客后,国民党及其支持者与中共形成了“既得利益”,不愿回头。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罗达菲指出,国民党党员在年龄与意识形态上日益与台湾主流脱节,党内结构亦限制改革。其195名中央委员中,军系与在中台商代表过多,而南部本土势力代表偏少,导致政策仍围绕“九二共识”,难以转型。
此外,财务问题亦令党务运作受限。自2016年起,国民党被“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冻结大量党产,这些源自日本殖民遗产的资产曾让国民党富可敌国。如今财力大减,党中央无力控制基层党员。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祁凯立分析,正因财务困窘,国民党更容易被中共收买。“过去中共许诺开放市场吸引力不大,但现在,国民党已不是当年那个富裕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