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睎干:新聊斋之黄龙汤☀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冯睎干:新聊斋之黄龙汤
作者: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的居民扭开水龙头,发现喷出来的水又黄又臭,有网民形容“似粪水”,弄得杭州百姓人心惶惶。7月19日,余杭政府发布通报,称初步调查显示,异味来源是“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这说法听起来比“回南天效应”专业,但许多网民仍不卖账,认为解释不了自来水何以变色和有杂质。

“臭水门”扰攘多日,昨天(22号)杭州公安部终于解决了问题“源头”——抓了一个散播“谣言”的网民。据公安部通报,网民邵X豪“为博取关注、吸引眼球”,在网上发布虚假的“警情通报”,称“主城区13处水路接驳下水粪水排污管网”。官方好像澄清了“粪水”谣言,但仔细一看,就知道“谣言”主要指“伪造警情通报”。个中微妙差别,耐人寻味。

这桩屎无前例的臭事,经官方澄清,肯定已水落石出,杭州人无需再疑虑是否屎到淋头。何况粪便在中华传统文化有崇高地位,不可不察。庄子说“道在屎溺”,廿四孝也有“尝粪忧心”故事:庾黔娄的父亲病重,医师说:“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要知道他的病情好坏,须尝一下粪便,味苦就好。)黔娄马上尝一口老爹的粪,是甜的。于是他夜拜北斗,乞求以身代父。可惜老天爷没被打动,几日后父亲终究死了,庾黔娄却因为尝粪而流芳百世。

除了发扬孝义,体现大道,粪便在《本草纲目》中还是一种“妙药”。李时珍记下一条民间偏方:把空的坛子封口,置于屎坑,多年后积累到一种黑而苦的汁液,叫做“黄龙汤”,能治疗瘟病垂死的人。据《北齐书》所载,权臣和士开患重病,医师说:“王伤寒极重,进药无效,应服黄龙汤。”和士开一听要喝“屎汁”,脸有难色。当时有个马屁拍到极致的门客在场,安慰士开说黄龙汤不难饮,然后二话不说就喝光一碗,先饮为敬。士开为之感动,勉勉强强喝了,大汗淋漓,疾病果然痊愈——当然,这偏方并无科学根据,我决不建议大家如法炮制。

关于这黄龙汤,现代“异史氏”也写过一个虚构故事,谨录于下,以飨读者。

〈黄龙汤〉

有史生者,与母俱居余杭。乙巳夏,史病不起,积旬,冥然大渐。医人视之,曰:“恐难瘥矣。”母哀欲绝,祷于天。忽一夕,里邻汲水,殊臭难当,如出粪溷,味同腐鼠。有以素帛裹水龙头,斯须变色,若黄泥所涴。以之盥沐者,体瘙痒如蚁噬;饮之者,泄利不止。里民惊惧,相谓水府作祟。有告诉官府者,诘其故。越日,有司答曰:“藻值天热,腐于水,乃发臭。”闾里闻之益惑,疑粪水如故,俱不敢饮。惟医人遽取臭水至,掩鼻谓史母曰:“此黄龙汤也,疾可愈。”共扶生起,强饮之。生觉齿舌间粪秽弥漫,俄而晕绝。少顷,汗出如浆,生寤,疾竟瘳。生谓母曰:“病时昏迷,但忆梦入一官邸,有贵人象貌如豕,曰屎主席。彼病笃,众客争尝其粪,审其甘苦,以察瘥剧。余掩鼻屏息,遂觉。”

异史氏日:“夫屎,道之所寄,微妙难识。方其朝宗于海,多而弗闻其臭;及其泄于尾闾,少而氤氲扑鼻。谄媚者或甘之如饴,瘟疾者或服之而愈。屎之时义大矣哉!”

相关文章:

谈谈中国式孝道——尝粪与埋儿

https://www.patreon.com/posts/71459841

新聊斋之金陵红姐

https://www.patreon.com/posts/134111488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李广松

来源:脸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