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达志影像/美联社
以色列从6月12日对伊朗发动大规模空袭,精准击杀伊朗军情高层以及关键的核武科学家后,持续对伊朗发动空袭,总理纳坦雅胡更宣称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空防已被以色列空军全面摧毁,以色列已经控制伊朗的天空。而伊朗在受到攻击后也不甘示弱还以颜色,对以色列发动导弹与无人机攻击。虽然损害未如以色列对伊朗造成的伤害,但是对以色列大城如海法、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等也都能带来部分损害。各国对此呼吁这场空战要尽速停手。
但当各国把重点放在以色列─伊朗的空袭时,川普总统先是说要求伊朗尽快回到谈判桌,否则没人会再等伊朗。接着《华尔街日报》在6月18日爆出川普决定要对伊朗参战,但这个报导被川普政府否认,川普总统说他会等两周再决定美军是否要介入。但熟料说出此话不到四十八小时,美军就对伊朗发动空袭。于伊朗时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两点十分到两点三十五分期间,七架美国B─2隐形轰炸机对着伊朗三个核设施基地掷下十四枚俗称“堡垒破坏者(Bunker Buster)”、“炸弹之母(mother of all bomb)”的巨型钻地弹(GBU─57型炸弹),以及发射数十枚战斧巡弋导弹,与出动近百架第四代与第五代战机。
伊朗随后为了报复,也对包括卡达在内的美军驻中东基地发射导弹,更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与无人机攻击。而正当外界认为美国参与战斗使得以伊冲突进入一个新阶段时,川普总统在六月二十四日又抛出以色列与伊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截至截稿时间为止,以色列与伊朗没有对彼此再发动新的攻击,但伊朗至今也没有要与美国再度展开无核谈判的意思。
以色列“崛起之狮”空袭行动与战略意图
以色列“崛起之狮”行动是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行动,共计出动了总数近两百架的F─15、F─16、F─35等战机,以及其他不同数量的各式无人机等完成任务。空袭与当地猎杀目标包括伊朗军事领导阶层、伊朗情报单位,各式伊朗空防设施、以及伊朗三大核武研究设施与核武科学家等。这个任务经过长时间缜密策画,无人机甚至是在伊朗境内在接近目标区以远端遥控方式起飞,导致伊朗措手不及。
而之后以色列总理宣称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领空已被以色列宰制,更提出呼吁伊朗人民起义反抗,意图颠覆自1979以来的伊朗神权统治。从这些作为可以看出,以色列的行动仅止于空袭与暗杀,更想要铲除伊朗核武能力,同时也期待透过这些行动使伊朗出现改变,汰换对以色列充满敌意的神权政府。
伊朗三大核武设施分别是Isfahan核科技中心、Natanz位于地面的先进(核)燃料浓缩厂(Pilot Fuel Enrichment Plant)与另一座更大规模但位于地下的浓缩厂,以及深埋在地下的Fordow燃料浓缩厂。这三座浓缩厂确认可以将铀浓缩到60%纯度,远超过核发电与医疗等需要的浓度要求,距离提炼出核武级的90%浓缩铀更是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伊朗持续利用其数万支离心机展开浓缩过程,白宫更宣称伊朗可能在两周内就能提炼出可作为核武等级的浓缩铀。
由于伊朗在2010联合国大会演讲曾提到要让以色列从地球上消失,加上伊朗过去也数次宣称大屠杀(Holocaust)不存在,因此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从2017年就在联合国多次宣称如果伊朗拥有核武,就会拿来对付以色列,因此以色列无法容许伊朗核武存在。
川普在第一任期时就退出针对伊朗核武而安排的JCPOA(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协议,但是回任后却在安曼的协助下,在四月十二日与伊朗展开新的协议谈判。但由于谈判没有结果,川普当时就撂话说如果两个月没下文,美国就不再与伊朗谈判了。但伊朗认为川普要求美国可以掌握伊朗核子设施是如同肖话,而联合国原子能总署(IAEA)也在5月31日发表机密报告宣称伊朗已经产生更多具备武器等级的浓缩铀。
[page]
美国也在该地区集结兵力以增加对伊朗的压力。而在谈判日趋对立,伊朗针对区域日增的美军,开始威胁会对美军基地展开攻击后,美国在六月十一日也开始撤离其在中东的使馆人员。在六月十二日,川普提到的两个月协商期结束的第二天,“联合国原子能总署(IAEA)”也发出声明主张伊并未遵从核相关安全规定,以色列就针对伊朗核设施、能力以及斩首军情领导阶层发动“崛起之狮”的军事行动。
如果以对破坏与延迟伊朗核武为目标来看,以色列“崛起之狮”的确对伊朗的核武基地与相关人员产生重大破坏,但囿于军事能力,无法对弗尔多(Fordow)深埋地下近一百米的核设施产生具体破坏,美国在“午夜重槌 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行动对弗尔多(Fordow)以及纳坦兹(Natanz)投放的“堡垒破坏者”巨型炸弹,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做的,其对地下核武设施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但对于伊朗既有的浓缩铀是否产生破坏则不得而知。因此美国帮这个忙的效果如何,还需要再评估。
波湾国家多谴责以色列与要求和平,七大工业国只要求伊朗停止拥核
伊朗核武问题是从2005年开始,与北韩核武问题不同的是,北韩不仅拥有核弹,从2006以来还试爆了五次,但伊朗的问题不是拥有核弹,而是“很可能”会拥有核武(但比起不知道是否有核武计划的伊拉克,伊朗走向核武的趋势是明显且被国际公开认证的)。2005年的问题是在于当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在检查时,发现有不少铀下落不明,因此开始被外界怀疑是否被拿去搞浓缩铀。而这个一开始算是“核违规”,之后也被发现是伊朗在偷偷展开浓缩铀作业,只是伊朗坚称自身的浓缩铀操作是为了和平用途,因此有权这么做。
但包括美英德等国对此并不认同。这是因为20%浓缩铀远超过发电与医疗所需(3─5%),因此无法接受这是用于和平用途的说法。之后大家在2015年达成“JCPOA协议”,但当时这个协议被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与美国当时在野的川普团队等激烈反对,认为这是给伊朗核武开绿灯的蠢笨作法。之后沙特阿拉伯积极介入也门战争,结合阿拉伯世界与也门青年叛军(Houthis)打了几年战争,都与当时他们认为美英等在JCPOA协议是有意放纵伊朗的发展有关。这也是川普在第一任时为何认为有可能带来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建交,因为当时伊朗对中东影响力太大已让阿拉伯世界的逊尼派力量感到担忧。
这次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虽然以色列辩称是基于自卫而只好对伊朗采取行动以阻止核武的出现,所以是以色列的先制防卫作为而不是军事入侵。但以色列此举还是很难以被动自卫辩护。与伊朗长期有紧张关系的海湾国家(GCC),就几乎一致谴责以色列,认为以色列不该对伊朗发动军事攻击。
安曼、沙特阿拉伯与卡达的谴责最为激烈。安曼因为是美伊核武谈判的东道主,以色列发动攻击自然会降低美伊持续谈判的可能性,对于已投注诸多政治资本的安曼来说,其负面影响会很直接。沙特阿拉伯也对以色列的攻击表达强烈谴责,这个变化与沙特阿拉伯这几年将重点放在寻求与伊朗和解的态度转变有关,也和以哈战争发展出加萨的人道危机相联系,因此对以色列的态度就更为强硬。
卡达在沙特阿拉伯提出声明后一小时内也跟着提出,用的语言几乎一样。有趣的是,卡达过去与伊朗一向交好,是海湾国家中对伊朗外交的异数。2017年也因为这样的好交情出现了其“被海湾国家群断交”的事件。当时领导与卡达断交的就是沙特阿拉伯。因此现在卡达与沙特阿拉伯就以伊冲突的同步主张,就值得进一步观察。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与巴林也同样谴责以色列,但比较像是缺乏具体行动的言词谴责。这两个国家都因为“亚伯拉罕协议(Abraham Accord)”而与以色列建交,两国都没有因为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而与以色列断交。巴林的声明还呼应川普总统要求伊朗回到美伊谈判的立场。
有趣的是,当以色列攻击伊朗时,“七大工业国会议G7”正在加拿大召开。川普总统开了一天会就提前折返美国,而七大工业国对于以伊冲突的声明,没有谴责以色列,反而强调伊朗不应该拥核,并支持以色列有权自卫。这声明形同默许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行动。但还是有个别G7国家发表谴责以色列声明的,例如日本在冲突开始后就直接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表示反对态度。
俄罗斯与中国在以伊冲突时都站在伊朗这边。特别是当以色列攻击发生时,正好“上海合作组织(SCO)”在哈萨克开年会,因为伊朗也是上合组织的会员国,“上海合作组织”对此事件发表谴责以色列发动军事攻击,呼吁对伊朗核议题要和平对话解决的声明。显示“上海合作组织”有明确谴责以色列的集体立场。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是非法的,中国也谴责以色列。
但问题是中俄两国除了嘴巴说说外,没有任何实际行动支持,而且都要求降温。伊朗提供大量的无人机是俄罗斯能持续维持高强度攻打乌克兰的关键,中国与伊朗还在2021年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声明,但中俄面对伊朗被打成这样,除了发声明外没有任何具体行动,反而真正出面调解让以伊停火的是美国总统川普,既不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更不是 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
之后当美国对伊朗核相关设施发动轰炸后,海湾国家反而对美国行动是表示沮丧(dismay)与高度关切(deep concern),但没有出面谴责美国的作为。而当伊朗之后对驻卡达的美军基地发动导弹报复攻击后,几乎所有海湾国家对伊朗都表示强烈谴责。这是因为当伊朗在攻击美军基地的同时,也同样是在攻击阿拉伯世界的卡达。
现在我们看到,海湾国家多有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之后当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时,海湾国家反而没出面谴责美国,而是对美国此举表达沮丧(dismay)与高度关切之意。当伊朗对驻卡达的美军基地发动攻击后,海湾国家则是联合一致强烈谴责伊朗侵犯卡达国家安全。
七大工业国会议对以伊冲突更似乎是有默许以色列行动的立场,虽然个别国家如日本对以色列行为表达不认同的态度。而当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后,北约秘书长更表示不认为美国此举有违反国际法。伊朗虽然有“上海合作组织”以集体声明谴责以色列与表达挺伊朗的态度,但没有任何实质支援,特别是中俄两国更只是嘴巴讲两句但没有具体行动。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伊朗此次是相对孤立的。
以色列空袭伊朗,是出于对美国的信任还是不信任?
由于以色列发动“崛起之狮”行动攻击伊朗前,美国正与伊朗在安曼展开核协商,而以色列对伊朗发动攻击的时间,又刚好是川普对伊朗提完成协议截止时间后的第一天。对此有人说以色列总理纳坦雅胡与美国总统川普配合得刚刚好,川普利用以色列可能动武以对伊朗施压,一旦伊朗不从就放手让以色列发动攻击。之后川普也对伊朗发动攻击更是应以色列要求,直接把伊朗的核设施打残,让伊朗核武计划倒退很多年。
但也有人说以色列此举反让川普想完成的伊朗核协议变得更遥遥无期,因此川普是被纳坦雅胡摆了一道。而之后川普对伊朗发动的攻击不完全是为了配合以色列,而是透过这个攻击重新在以伊冲突占到主动位置,因为美国有轰炸伊朗,所以对难缠的纳坦雅胡反而增加议价筹码,同时因为轰炸的方式很精准,但规模又很有限,对伊朗显示了十足的吓阻效果,亦即如果伊朗不愿就范,更严重的会在后头(试想如果连在地底下近百米深的高强度核设施都没能逃过毒手,伊朗领导者无论躲在哪里都可能会被揪出精准猎杀)。川普这个对伊轰炸是同时对以色列与伊朗出手。
事实可能是这两种解释都存在,只是比例稍有不同。因为川普五月访问中东时,去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与卡达三个国家,还与叙利亚新领袖见面,并同意在安曼展开与伊朗的核谈判,之前川普政府也与哈玛斯展开秘密谈判,并在川普启程去中东前让哈玛斯释放美国人质。这些操作基本上没有事前与以色列讨论或是咨询。
因此川普五月中东行后的美以关系并不顺畅。尤其是与伊朗的协商让以色列心生不少疑虑。也因此纳坦雅胡总理对伊朗发动攻击,固然他是等到两个月还没谈出协议的川普红线被越过后才发动攻击,但红线一过旋即对伊朗展开猛攻,也似乎暗示了以色列对这个美伊协商根本不看好,因此才不愿再多给一两天时间,死线一过就直接对伊朗发动攻击。而这个攻击一方面是针对伊朗,同时也有对川普喊话的味道。
此外,纳坦雅胡本身对伊朗攻击的目标显然不只是要摧毁或是延迟伊朗的核能力,他也提到希望有政权轮替。但后者要求被美国直接打枪。在防长赫格塞斯与参谋本部联席主席肯恩针对“Midnight Hammer午夜重槌”行动的联合记者会上,防长赫格塞斯一再强调美军攻击只针对核设施,没有攻击伊朗政军领导,也无意造成政权更迭(regime change)。明示美国目的相当有限,也显示与以色列目标的不同。
但川普轰击伊朗此举也不能说是被以色列逼迫,导致其必须放弃与伊朗的核谈判。因为伊朗的确在过程中相当顽强无意配合。在以色列发动的攻击已让伊朗危如累卵后,美国的趁势追击会更凸显美国的威力与伊朗的无力,更容易迫使伊朗就范。而这个攻击也让美国日后对以色列行动的约制上占上风,因为美国这次是帮以色列处理以色列无力解决的问题,而这个行动也让以色列宣称要歼灭伊朗核能力的目标大部分达成,使得以色列就更没有理由持续对伊朗发动攻击(除非美国首肯)。以十四颗“堡垒毁灭者”重挫伊朗核计划,并让纳坦雅胡乖乖闭嘴,使其以宣称达成“崛起之狮”行动目标的方式,不再要求对伊朗发动更多攻击,也不再谈所谓的伊朗政权轮替。
感觉以色列与美国在对伊朗态度是有分歧的,双方的共同点就是阻却伊朗核武计划,但在其他方面的目标却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以色列不是美国在中东的马前卒,川普政府也不是部分美国学院人士所说,是被“以色列游说团牵着鼻子走的傀儡。预期在未来,这次看到的美以分歧还会持续出现。
[page]
川普此次对伊朗出手的目的与效果如何?
外界对于川普此次出手轰炸伊朗的动机有各种解读,但重点是川普此举所造成的后果与影响会是什么。
有人说川普此举会让美国再度陷入中东的战乱漩涡,导致中国认为美国注意力会因此分散,而增加北京对台湾下手的机会。但这个判断是认为美国此举会导致美军深陷对伊朗的战局,如同2003年美军同时深陷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的处境。可是与2003年美国不仅占领阿富汗,还直接派兵攻进伊拉克的情形不一样,这次美军只是发动轰炸,没有要派陆军进攻伊朗的打算。此外伊朗虽然对美军基地发动导弹报复攻击,但据说这个举措在事前有透过其他管道让美英知道伊朗准备要打哪里,伊朗也是打完一波就停手,显示更像是有意求和,而不是持续攻击。之后伊朗的攻击对象还是转到以色列身上。因此所谓美国之后会困在对伊朗战事的情形应该不至于出现。
而川普应以色列要求对伊朗出手之举,也让美国对以色列之后的行动具有政治制约能力。这不仅形同以色列亏欠美国一次,也意味着之后以色列如想要与美国对着干也会有所顾忌。这也是当川普政府强调美国无意寻求摧毁伊朗政权后,之前高喊希望伊朗人起义推翻神权统治的纳坦雅胡总理,也改口宣称以色列“崛起之狮”行动已完成目标而准备同意停火了。
川普轰炸伊朗的行动,相信会让北京感到胆战心惊,但紧张之情也会有所舒缓。会让北京胆战心惊是因为川普真的会出手,而且此次美国大规模轰炸行动的隐密程度让中俄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因此也没办法通知伊朗。这也是美机从头到尾可以来去无踪,没有遭遇到任何伊朗的还击之故。这种行动的规模以及隐密程度,还有美国真的会使用武力轰击,这肯定让北京感到胆战心惊。知道一旦与美国直接干上,北京所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对手。川普此举也让有关美国在台海有事时不会军事出手的“疑美论”声量,消风了不少。
但美国从头到尾强调无意搞政权轮替,这么大规模行动只是针对伊朗的核子设施,不是要打击伊朗军力等操作,让防长赫格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演讲一再提到:美国无意围堵中国、无意对中国搞政权轮替,不会主动对中国开战等宣示,就更具有可信度了。北京可能也会发现,川普政府倾向于打成本较低的顺手球,其海外军事介入会更倾向于不扮演逆转战局的角色。
伊朗影响力大幅削弱,也意味着俄罗斯与中国在中东地区过去一段时间的战略投资可能血本无归。现在以色列已在中东地区建立无可比拟的军事威慑力量,甚至过去相当忌惮伊朗的阿拉伯世界也会开始展现新的战略主动性,过去二十年伊朗支配中东地缘政治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以及以色列会是中东地缘政治的新主角。
中国是“崛起之狮”以及“午夜重槌”行动的最大受害者。中国此次对挨打到不行的伊朗毫无任何协助,之前在印巴冲突建立起的中国武器与战法好棒棒之风向,因此受到重挫,也让其他与中国签署类似全面战略伙伴协议的国家,会严重怀疑中国的战略信用度。
而中国因不愿谴责哈玛斯恐怖攻击而使其与以色列关系大幅恶化,去年底叙利亚阿塞德政权的垮台等,这些发展都对中国在中东的战略部署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现在连伊朗都开始朝不保夕,中国过去在协助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复交的风光,也就一去不复返了。因为伊朗是中国降低对波湾油源倚赖的关键,因此北京不能让伊朗神权政府垮台,这表示中国除了要持续支持俄罗斯外,北京现在也可能要承担伊朗的经济问题,这对于内部已经十分脆弱的中国经济,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美国的威望在这两个月期间因协助印巴停火与以伊停火而大幅上涨。川普更因对伊朗动手,让所谓“川普总是会胆怯TACO”的声量下降不少。川普政府一方面在与其他国家展开强势关税谈判,但当战争发生时,却是美国在出面带来停火。中国根本做不到对印巴或是以伊的停火,而自顾不暇的俄罗斯也自动靠边站。
当世界出现这么不平静的状况时,还是美国有能力将情势降温。这也意味着虽然美国盟友及其他国家在关税上对川普恨得牙痒痒,但一旦开战后,美国还是大家积极想去争取的对象。不是中俄,但也不是欧盟或是其他欧洲国家。
对台湾的启示
针对以色列“崛起之狮”行动的成功,台湾已有不少军事评论家提到情报战(以色列)与反情报战(伊朗)的重要性,不论是学习以色列的主动情报部署,还是从伊朗被严重渗透的惨境好好反省等,都是重要的功课。而以伊空战也再度凸显印巴空战习得的三大教训:无人机对战场布局与战务管理的改变、长程导弹与超音速导弹的重要性、以及在舆论战及认知战掌握先机对实体战事发展的重大影响等。
以伊空战开始后,国际原油价格曾有缓慢提升,但美军介入轰炸后,原油价格反而出现滑落,即便伊朗要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也未影响油价的下跌趋势。相信这与伊朗认知到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对伊朗会有更负面的影响有关,而这个趋势也表示从现在起,除非以伊出现地面战(几近不可能)才会有油价的大幅攀升,否则在美军轰炸后,油价反而更趋向稳定,而不是巨幅的起落。
以伊美的冲突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战略机会,或在台海出现有机可趁的空间,反而拆解了中国过去四、五年在中东建构的战略布局,也让美国对中国的压力变得更为巨大。过去中国经营可以与美国相颉颃的国际印象,在其无力对伊朗伸出援手后,北京的国际信用也大打折扣。这些发展可能迫使中国进一步内缩,现在以先处理与美国的关系再说。
只是中国并不会因此放松对台湾的各种压力,但显然北京会更需要台湾内部与中国配合的势力积极出手,而不是自己对台湾直接发动攻击。这也可以理解为何北京明知道会有反效果,但却像抓狂般在近期对台湾的政治积极发言。这是因为北京担心在其无力处理外部议题,内部经济问题又持续无解之际,其在台湾的友好势力会被大罢免搞到全军覆没,在这样强烈的不安全感作用下,导致北京出现这种疯狂作为。
台湾只要在与美关税谈判有好的结果(目前所听到的讯息都十分正面),这个局势发展相当于帮台湾争取了更多时间以强化自己。这是对台湾千载难逢的关键时机,我们绝对不能错过。
作者为读错书,入错行,生错时代的政治边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