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情绪失控并不少见。
有时候,一点小事就让人怒火中烧,一句无心的话就能勾起委屈和不满。
可你有没有发现,真正活得从容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保持冷静,轻松化解难题?
老话常说:“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所有的不痛快,所有的不顺意,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心胸的局限。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一个人能走多远,不仅取决于能力,更取决于“格局”。
1
看谁都不顺眼,是你格局太小
余秋雨说过一段话: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一个人眼界狭窄,容易陷入琐事之中。
被一点小事搅得心神不宁,被一点摩擦弄得怒火中烧。
没有长远的目光,就容易在眼前的小事上纠缠,在细枝末节中耗尽精力。
《宋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富弼天资聪颖,又与宰相之女成婚,难免有些气盛且自得,得罪了不少人。
随着年岁增长,富弼逐渐谦和,最终官至宰相。
有一次,富弼微服私访,在街上被一个穷秀才认出。
秀才上前问道:“如果有人骂你,你会如何应对?”
富弼回答:“我假装没听见。”
秀才讥讽他如此高深却不敢反击,便离开了。
几天后,富弼再遇此秀才,秀才竟然当面大声骂他为“缩头乌龟”。
富弼装作未闻,可是身边的仆人十分气愤,正要上前理论,富弼却制止了他,也阻止了一场争锋。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有人因为一句无心的话,便断了关系;
有人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争执不休;
有人因为一时的冲动,做出让自己后悔一生的决定。
格局,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路走窄了,喘气都困难;心变小了,芝麻都是山。
而你人生一半的计较,往往源于自己的容量不够。
2
格局大,人生才更顺
人这一生,遇到的人和事越多,越能明白:
那些总看别人不顺眼的人,不是世界太糟,而是自己的心太小。
你计较什么,就会被什么困住。
盯着别人的缺点,自己的缺点也会被放大;揪着琐事不放,日子就被剪成了碎片。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智者和朋友一起旅行,当他们走在悬崖边时,智者不小心失足,差点跌落。
幸亏朋友反应迅速,及时拉住了他,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得救后的智者,将这件事刻在了一块石头上,铭记这份深深的感激。
不久之后,两人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了争执,朋友一时冲动,说了些伤人的话。
冷静下来后,智者又在沙地上写下了这件事。
朋友看到后,疑惑地问他:“为什么不把这件事也刻在石头上?”
智者微笑着回答:
“好的事情,是为了能让我永远记住;而那些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事,是为了随着时间流逝,快速消失。”
很认同一句话:“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事上沉陷。”
空间大了,杂音就小了。
容得下不同声音,受得了意外变故。
明白世事如潮起潮落,今天过不去的坎,明天看可能就是个台阶。
别人计较,你不计较,便是境界;
别人纠缠,你不纠缠,就是智慧。
容得下别人的脾气,自己的脾气才会变好;看得惯世间的参差,心境才能豁达敞亮。
当你学会把别人的过错轻轻放下,人生的路自然越走越宽。
3
与其修整情绪,不如修炼格局
作家周国平说曾说:
“一个人把心力全用来评论小事的对错,就没有力气去在乎重要的事情。”
那些让你烦心的人和事,就像鞋里的沙粒,倒干净了,路才能走得更远。
修炼格局,说到底就是修一颗“看淡”的心。
与其为破事烦心,不如沉默着强大。
即便是一地鸡毛的生活,也可以变成一地锦绣。
宋哲宗元年,宰相司马光去世,众官员前往吊唁。
到门口时,却发现司马光的儿子并未出来迎接。
原来是程颐下令禁止迎接,理由是古礼中并无此规定,且孝子若真心悲痛,应该无法面对来访的人。
苏轼听后觉得程颐的做法荒谬,于是当场反驳道:“这种礼制陈旧且不合适。”
本意只是提出不同看法,但程颐却觉得自己在公众面前受到了羞辱。
愤怒之下,毫不顾忌丧事的庄重,立刻在众人面前争论起来。
此后,程颐对苏轼心生怨恨,这场争执逐渐演变为长达数十年的“蜀洛党争”。
诚然,一个人的格局,在情绪激烈时最能暴露出来。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的内心就像一片大海,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被稀释。”
正如,盯着脚尖走路的人,会觉得路上全是石子。
可站在楼顶的人,从不会骂街上的车吵,立在山顶的人,也不在乎脚边的泥。
毕竟,当一个人的眼界打开,看得远了,世界也会随之变得宽广。
把心放宽,许多困扰就会烟消云散。
冯唐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太少,愉快的事太少,又何必纠缠?”
精力有限,唯有将其倾注在成长上,人生才会更丰盈。
与其纠结于他人的态度,不如提升自己的层次;与其消耗在口舌之争,不如沉淀自己,让实力开口说话。
▽
作家何权峰说:
“气度变大,抱怨就变少;胸襟变宽,路就变广;格局够大,问题就消失不见。”
人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事,也有看不惯的人。
而人生的格局,决定了生活的温度。
执着于鸡毛蒜皮,便只能困于方寸之间;若能放宽心胸,便能在风雨中从容自若。
情绪不顺时,还请提醒自己:放大“格局”,心宽了,路就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