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工业增加值大降11.9%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该数据下半年以来持续走低,表明中国受全球经济衰退冲击程度或较预期严重,经济收缩迹象愈加明显。
该数据统计的是年销售收入人民币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所完成的增加值,是中国工业产值的基准测量指标。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产值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左右,工业增加值大幅下滑,也显示中国经济急速降温的风险在累积。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12日承认,中国经济出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工业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困境已从小企业向大企业过度;钢铁、有色、石化等行业也出现全面亏损。他预计工业市场还没有走到低谷,12月影响还将进一步拓宽。
面对工业经济的走弱,李毅中称政府已实时调整了宏观政策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制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明年的工作做了全面的部署。这样对增强信心、克服困难、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能够直接反映工业增速放缓的发电量数据也将于今日公布。行业消息人士透露,11月发电量将同比下降7%,创1989年以来该数据发布以来的最大跌幅。如上述数据得以确认,将为该数据首次连续第二个月下降,显示当前状况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更为恶劣。
*********************************
失业恐慌蔓延 上海出现“零工资”
中国财金高层官员13日对外坦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远超乎想象,未来经济增长如无法“保八”将造成严重影响。与此同时,金融海啸导致的就业紧张也在蔓延,在上海举行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甚至出现愿接受“零工资”的学生,可见明年中国就业压力之严峻。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3日在北京出席《财经》杂志年会时坦言,中国将8%的经济增长视为底线,“如果明年的经济增长率跌至8%以下,将会影响就业造成严重影响”,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当晚也指出,自今年9月中旬美国雷曼兄弟倒闭后,中国就已明显感受到全球不景气带来的冲击,且“冲击比预期要深,也比原来的估计要早”。
确保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础,但自今年9月后,中国各地已出现就业难的困境,以上周六在上海举行的五所高校联合招聘会为例,清晨六时不到、现场早已排满至少三万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现场工作人员只好每十分钟放三百人进场,以维持招聘会内秩序。
然僧多粥少、工作难觅,今年的招聘会出现外资与国有企业招聘数减少、小企业想逢低吸纳与工科较文科受宠等三现象,许多名牌大学毕业生也放下身段、降价以求,甚至还有人愿意“零工资”就业,希望能先卡住位置再谋发展,一名在招聘会现场挂着“求职”大纸牌的刘先生哀怨地表示,他是北大毕业生,已在广州、江苏等地工作十年,最近失业只好重新回头参加招聘会。
经济大环境不佳,公职铁饭碗是首选,广州市今年度公务员预计招考904人,截至13日晚间报名截止,吸引高达70571人报考,其中最热门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科员”一职,因无特殊学经历限制、门坎很低,竟有726人报名竞争,可见当前在中国找份公职的工作有多难。
***********************************
广州本科生月薪底线降至千元
“现在本科生跟大专生的月薪要求都一样了,1000元出头都能接受。”受金融海啸影响,“不计薪酬重发展”的就业观念已更加明显,有调查显示,部分广州大学生的月薪期望值降至千元以下。
《新快报》消息,广州中医药大学日前举办了一场医药类专场招聘会,160多家招聘单位共提供了4500多个岗位。
由于是广东全省九场招聘会中唯一的医药类专场,其中不乏省内外行业内知名企业进场招聘,因此当天共有两万多名来自全国医药卫生类院校的毕业生前来。早上8时未到,入口处已排起了四五百米的长龙。随着入场时间临近,队伍一度绕过了两公里远的中心湖。
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毕业生表示:“只要有发展潜力,月薪千元也可考虑接受。”
来自安徽省的大专生张辉读的是护理专业,他最想进的是好医院,因为“在那里可以学到更多,成长更快”,问及期望薪酬,他坦言:“有发展的空间,薪酬多少都无所谓。”
有着同样想法的学生也不乏本科、硕士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口腔科专业的本科生小邓一个上午就投了5份简历,“人少的队伍也会去投,刚毕业嘛,待遇又不是自己说了算,主要还是看有没有发展空间”。
中大医药学(外科)研究生涂同学为了坚持自己的兴趣,更是径直放弃“医生之路”,“7年的本硕连读不做医生是可惜了,但我未来至少还有40年。现在就想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编辑工作,月薪两三千元都行”。
虽然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但不少招聘单位却表示,来应聘的学生是多了,但“对口”的却很少。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招聘人员表示,整个上午面试过来,稍留下点印象的就一两个,“此前在沈阳看中的一个毕业生,不留意又让别家企业抢先签了。就业难其实是相对的,优秀的、有能力的毕业生无论什么时候都很抢手。当下的情况是找工作的人多,但人才不多,符合公司需要的人还是比较少”。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摊位前尽管也大排长龙,但招聘负责人郑先生也表示遇到了“同样的困境”。“队伍排得老长老长,但都是护理专业,其他医学专业,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前来应聘的很少”。
另外,在番禺人才招聘专场,参与该场招聘会的企业大多是番禺区的制造业、零售业等中小企业,一般企业提供的薪酬约为千余元,甚至有的企业只开出了每月700元的底薪。但是依然有许多学生前来应聘。
广东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的小吴就在排队面试某超市的储备干部职位。该职位写明要求大专学历即可,但小吴认为今年就业形式不一样,专科生的职位自己也要去试一下。“刚开始找工的时候总是要求月薪2500元以上,现在不敢要这么多了,1000多元也可以接受。”小吴说。
*******************************
周小川:中国缺扩大内需经验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近代中国一直在过“穷日子”,政府过去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扩大生产,因此在扩大内需方面一直相对缺乏经验。
《京华时报》报道,在谈到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时,周小川认为,金融危机总是始于经济中某些环节出现泡沫后,相关调整不足。这既包括宏观调控不足,也包括微观层面调整的缺失。宏观调控一般都是逆周期而动,但目前的微观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顺周期因素。“因此,应该在微观机制中加入一些逆周期因素。”
*******************************
机构预测中国通缩可能明年2月来临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已经表示,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出现通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国内外投行预计,通缩将在两个月后来临。
《南方都市报》报道,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金融促进经济发展30条,鼓励银行放贷,促进信贷增长。对此,巴克莱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认为,跟CPI出现负值相比,信贷紧缩是更严重的通缩指标;上述要求能否取得效果,对于控制通缩将十分关键。
此外,央行继续大幅减息,已成为经济学家及业界的普遍反通缩政策预期。
德邦证券研究员张帆表示,食品和居住类价格的大幅回落是11月CPI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而由于目前猪肉供应充足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预计未来几个月上述价格将会继续回落。
加上今年2至10月份CPI高企,虽然在11月大幅回落,但即使明年各月CPI环比跌幅不大,同比今年的增幅仍然为低,即所谓“翘尾因素”。张帆预计,明年2月份“翘尾因素”对CPI的贡献为负的2.4%至负的2.7%。如未出现重大的新涨价因素,自明年2月起CPI将落入负值区域,正式宣告中国经济进入通缩周期。
同时,美林证券也认为,由于市场对大宗商品、能源及其它生产资料的需求减弱,再加上之前的价格高企,PPI还将进一步回落。受此影响,预计12月份的CPI增幅将降至1.2%,转为负增长的时间不迟于明年2月。美林补充说,PPI增长可能先于CPI转为负数。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师关家明则表示,不排除明年上半年某些月份CPI同比增幅为负。巴克莱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彭文生预计,头两三个月出现负值的可能性很大。
***********************
东莞三成厂房空置 租赁经济遭重创
金融海啸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让长期靠出租厂房、民房为生的珠三角农民们感受到寒流。大量出口企业倒闭、数百万农民工失业返乡,连累房屋租贷业遭重创。以前一平方米租金12元的厂房,现在降到6块还无人问津;以前光靠租房就可月入4到6万的包租公包租婆们,如今不仅生活来源突然中断,更需每月缴纳数百元管理费。
香港《文汇报》报道,东莞市上半年对全市成栋出租屋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在92,064间可出租屋中,空置24,887间,空置率为27%,空置率超过30%的镇(街道)有12个,其中空置率最大的万江街道达到58.5%。此外,租金也呈逐年下降之势,在抽查的房屋中,以每间15平方米计算:2006年平均租金为每间200元,2007年降为每间194元,今年则为每间184元。
厚街镇党委书记黎惠勤在接受传媒采访时就表示,如果一部分企业迁走或倒闭,将对村组集体经济伤筋动骨。
昔日繁忙厂房 今日老鼠天堂
提起已经闲置近半年的厂房,东莞东城区某村的村民老周抱怨之声迭起:“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厂房,怎么就空在那里养老鼠了!”“以前我们村工厂林立、工人成群,繁华像深圳,现在怎么就成了栋栋空楼、人烟稀少的新疆!”“以前一个平方租金12元的厂房,现在降到6块还无人问津!”
老周所在的村,大约有300多户,其中70-80户人家都有自己私人的厂房。从前出租厂房,每户人家一个月可收4到6万元左右的租金。村里每年给村民的“分红”,也是靠出租集体厂房和收取加工贸易类工厂的加工费。
东莞厚街镇的一组数据更能说明出租经济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2007年,厚街镇23个村(小区)村组集体经营性收入112,030万元,其中厂房物业租赁收入79,935万元,占经营性总收入的比重高达71%。
一度坐入数万 如今降价难租
珠三角的很多村镇,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逐渐在田地、菜地和自留地上修建厂房,以及配套的仓库、宿舍等等。过去几十年来,坐在家里收取不菲的租金,几乎成了珠三角地区农民们普遍的生存方式。据了解,2007年东莞全市的出租屋税近5,000万元。因为厂房、民房的高租金,使得东莞城乡人均收入一度高居全国第一。
但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工厂倒闭和搬迁数量的不断增加,从前彻夜机器轰鸣、外来工川流不息的场面,已成追忆。村里越来越多的厂房和民房开始闲置,村民不仅难以从租房中获利,每月还需要缴纳数百元的各项管理费用。
“真不知道我们这些房子还要空下去多久?”老周发出的这句抱怨,正是珠三角许多村镇眼下遭遇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