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养生让身体变清健康养生☀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蔬果养生让身体变清
作者:
 
一天开十几个会议的惠普计算机亚洲区国际采购部总经理萧国坤,神清气爽且眼睛炯炯有神;曾经免疫力失调长满红疹的政大教授徐燕山,现在每天睡六个小时就有精神;曾胖到一百公斤的会计师巫鑫,六个月减掉三十公斤,两年多了还没复胖过。刚步入五十大关的中医师吴明珠,却拥有三十岁的皮肤。

他们相同的饮食改变,就是从肉食改为以蔬果为主。徐燕山从每餐都有肉,到全吃蔬菜水果;巫鑫则是早餐吃香蕉或苹果等水果,晚餐一定是杯八百c.c.的多样蔬果汁;吴明珠则是年过四十吃肉便胖,便改以蔬食为主,偶尔用鱼打牙祭。他们的饮食中,蔬果占的比超过六到七成。结果是,获得令人羡慕的年轻和健康。这样的饮食比例,和多数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刚好相反。如今多数台湾人饮食中,肉食占比普遍超过六、七成,甚至有很多人是百分百肉食、不吃青菜的。

我们也很希望找到吃肉养生的实例,但很抱歉,找不到!反而这回访到的八位养生成功者,以及专家都印证:饮食养生没有诀窍,只要多吃蔬食(平均约占日常饮食的八成比例),不一定吃全素,身体健康的回报,却是令人惊喜的。像饮食中有七成是蔬果的物理治疗师简文仁今年五十四岁,心血管年龄即只有二十八岁。

联安预防医学机构副院长曾碧娟便建议:一般人每餐至少要吃两道青菜。著有《不生病的生活实践篇》的肠胃科医师新谷弘实则指出,人一天只需吃一百公克的肉(且若能以鱼贝类取代牛猪鸡者为佳,矿物质较多),用最简单的目测法,盘子上一成是肉,若能以鱼贝类取代牛猪鸡者为佳,九成是蔬菜即可。

我自己也有亲身体验。以往我的养生饮食概念只停留在:不要吃炸的,不要吃消夜等,但精神一直不好,「我好想睡觉喔!」变成我的口头禅。去年此时,三十岁不到的我,身上检查出肿瘤(幸而后来检验结果是良性,但须持续追踪),当时排在那些可以当我祖父母的群众中挂号,百感交集。
 
本来我的日常饮食中,蔬果和肉的大约各占一半。因疾病而决定养生的我,开始接触蔬、果、穀、芽、坚果、藻类全备的素食。大约三个月,诚如这回受访者之一萧国坤告诉我的,吃蔬果之后,身体开始变得比较「清」,思绪不会总是浑沌,做事动作可以更快、更轻松。

不过,一下子太激进,却吃得很痛苦。我生食小麦草,搞到胃痛不舒服,先生不经意的一句:「你这样吃真的比较养生吗?」几个礼拜以来,自己严格遵守全素食的压力,顿时倾泄,造成我情绪崩溃。后来我重新调整对素食的观念和吃法。在方便吃时,愉快的吃,不再太刻意在乎是不是没吃到豆芽、没吃到坚果。同时也恢复每天都吃一点肉,偶尔很想吃块炸鸡排,也开心的吃。如此一来,心情舒坦多了,便还能继续蔬果为主的饮食。

持续,的确是知道吃蔬果很健康的朋友们,最难做到的事。像我初期靠意志力苦撑,吃下去的东西也许是最健康的,但是情绪紧绷,压力累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而我和这次采访的对象交换意见的结论也是如此,能够愉快持续吃蔬果养生,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能对自己「网开一面」。象是经常外食的巫鑫,午餐就让自己开心的吃肉食,不要用罪恶感压死自己。严格执行全食物蔬食的徐燕山,半夜饿了仍顺应身体需要食物的感觉而进食,不必太在意「吃消夜不健康」这回事。萧国坤也愿意上非素食餐厅,点想吃的蔬菜,配地瓜稀饭。

这些调整过的「次佳解」,让他们可以自然而然、轻松又愉快的吃,就能一直进行好多年。想要以蔬果养生者,不妨参考他们的做法,找出属于你自己能够持续进行的方法。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陈柏圣

来源:alive优生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