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对话摘要 ----
美国有线新闻网记者 :
我知道,您的任务是世界上最艰巨,也是最庞杂的。我想提出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英文字母“ T ”打头的问题。一个就是西藏问题,我们知道最近在西藏发生了骚乱和暴力的事件,有人追究镇压了和平的示威游行,而且达赖也指责中国在进行所谓的“文化灭绝”,甚至有些人呼吁要抵制北京的奥运会,您对这样一些说法和指责有何评论?
温家宝 :
你提的这两个问题都是涉及中国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首先,我回答一下关于西藏的问题。最近在西藏,主要是在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事件。详细情况,昨天西藏自治区的政府领导人已经向记者做了通报。
在这起事件中, 极少数人 打伤以至致死无辜 群众 ,手段十分残忍。他们砸毁车辆和公用设施,烧毁了民房、商店和学校。这起事件严重破坏了拉萨正常的社会秩序,给拉萨市 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我们有足够事实证明,这起事件是由 达赖集团 有组织、有蓄谋、精心策划和煽动起来的。这就更加暴露了达赖集团一贯标榜的“不追求独立、和平对话”是一片谎言。伪善的谎言掩盖不了铁的事实。
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 依照宪法和法律,采取十分克制的态度,迅速地平息了这起事件,维护了 拉萨以至西藏各族人民 的利益。
我想在这里回答你,从西藏和平解放,实行民主改革到现在,西藏是在进步了、发展了,那种所谓“中国政府灭绝西藏文化”,完全是一派谎言。
我们不仅有能力维护西藏的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要继续支持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 西藏各族人民 的生活,保护西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这个立场是不会动摇的。
[ 来源:新华网 ]
>>>>>>
我一直认为温总理是中共比较可信的领导人之一,他爱咬文嚼字,力图把汉语说到“圆满”,尤其是在谈论文化,友谊等轻松的话题时,显得挺有层次的。
可是,在谈及敏感问题时,温同志也不得不玩儿起了“双簧”(double-speak),在“党纲”的弧线上打香蕉球儿,玩儿文字游戏。 Double-speak 在政治宣传和商业广告里最常见, 是"洗脑"的一种方式。
比如,在回答记者提问西藏问题时,他在描述负面现象时使用了“极少数人”,“群众”和“人民群众”等模棱两可的名词混淆视听。换句话说,“极少数人”是什么人??“群众”或“人民群众”又是什么人???
在语言学上,他在使用的是一个语义转换的伎俩来忽悠我们。
“极少数人”不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吗??你如果有证据证明“打,砸,抢”的是藏族同胞,你为什么不说“极少数藏人”呢??
当“极少数人”对“人民群众”造成危害时,那么,“你我他”都成了“受害者”了,因为我们也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啊。
“达赖集团” 是另一种“定义性”的词汇选择,因为在任何一个人名后加上“集团”都会在汉语的语义上产生贬义的内涵,如“江泽民集团”,“赵本山集团”,“李鹏集团”,“胡温集团”,“张艺谋集团”,“布什集团”,“陈水扁集团”,“陈冠希集团”,“汤唯集团”,“王朔集团”,“姚明集团”等等等等。
“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 更突出了双簧的普通共用,即非指代性地暗喻并不属实的东西。“当地政府”给普通华人的语义输入是“西藏当地的政府”,就是说,“西藏当地的政府”对此事的权限足够了,是与北京无关的,但我 [ 温家宝 ] 又不指明“有关部门”倒底是谁,是“中央”吗??还是“国防部”???
最后,在谈极“正面”的事情时,温家宝又回到六十年代的汉语了,如“ 提高 西藏各族人民 的生活”之类的,给不动脑的“群众”一个全家福的美好图像 / 幻像。这一句的阴险之处在于“ 西藏各族人民 ”一说,它将西藏瓦解了,就是说“西藏是地理名词了,她包含着各族人民,而不只是藏民。”
“语言双簧”的功能在于它的表达中不全是谎言,有一部分是符合事实的。普通人和政治人物都会使用,目的是为自己开脱,辩解,狡辩,撒谎,忽悠等等。
美国大选的“残杀”中,候选人更是尔虞吾诈,使尽语言上的各种伎俩来攻击对方颂扬自己。
所以,我们要警告温家宝等汉语水平比较高的领导人,不要以为你们的文字游戏没人能分析,看破!
所谓“一言一行”就是表明“一个字”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当一个人处于高层领导地位,你的一字一句都是人民群众监督你的凭证。要想让人民群众托着你,你就应该说实话,甚至有必要进修一点儿语言学。
--- 作舟, 一个春寒的三月天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郑浩中
来源:作舟博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