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香港媒体关注的焦点主要有:中国总理温家宝面临明枪暗箭;中共十七大代表选举,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名落孙山;“七七事变”七十周年,中日两国如何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审视双边关系。
中国内地一些省份正在遭受特大洪水袭击,中国总理温家宝也亲临现场视察。温家宝最近似乎在中国政坛上遇到了一些麻烦。香港亲共媒体《明报》本周发表放风评论,题目是《温家宝不仅要面对来自官场的明枪暗箭》。评论写道:“总理温家宝对目前的内地经济形势忧心忡忡,上周五召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等官员,讨论猪肉加价、水源污染、楼价暴涨及出口产品在国际上遭「妖魔化」等问题。较早前,曾有多家国际传媒报道,温家宝对担任总理一职已有力不从心之感,有意在明年3月此届政府任期届满时告老还乡。中国外交部随即否认,并指摘相关传媒的报道不负责任。……不过,对中共领导层而言,尤其是对被视为第四代领导核心的现任总书记胡锦涛而言,胡温体制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温家宝如果离职,胡温体制不复存在,也就意味中共领导层的集体威信遭遇重挫。”
《明报》的评论接着写道:“当然,温家宝要面对的,不仅是来自官场上的明枪暗箭,老百姓的不满和怨气,温家宝同样要妥善处理。温家宝从2003年开始实施宏观调控,但4年时间过去,几乎没有什么宏观调控目标真正实现,老百姓要忍受高楼价、高通胀、高污染,对当局的不满自然上升,不满的矛头亦很容易集中到总理温家宝身上。”
本周《明报》还发表另一篇评论,透露即将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其代表名单中没有现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戴秉国。文章写道:“外交部的代表中,一名现任副部长都没有,反而驻日大使王毅、驻联合国大使王光亚、驻比利时大使章启月名列其中。据透露,外交部选举十七大代表时,部长李肇星尚未卸任,所以他和时任副部长的杨洁篪都当选,反而常务副部长戴秉国名落孙山。不过,按照中共党章,不是党代表并不意味不可以当选中央委员。就如较早前公布的解放军党代表名单中,就未见新任北京军区司令房峰辉中将,而北京军区司令不是中委是难以想像的。”
另外,七月七日,是“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的纪念日。香港《文汇报》本周发表文章认为,在“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周年之际,其实也是中日两国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上,重新审视过去两国的恩怨,并展望两大民族未来的一个有利契机。文章说:“中国是继日本之后,亚洲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国。中日之间的经济、军事和国力态势,无疑与百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必须承认,中日之间的情绪和情结却依然未能摆脱百年来的基本模式。以更为宽容、思辨的眼光和胸怀来看待日本民族和中日关系,决非宽恕、原谅或为虎作伥等简单化的思维就能解读和涵盖的,而是期待中日这两个东亚民族不但超越历史恩怨,而且站在亚洲现代化进程中各自民族精神现代化的高度,共同审视过去,面对未来。”
纵深连接:
中共省级党委换届路线图:从团中央到省委
新华网日前公布了中共新一届各省级党委常委、委员、候补委员名单。这标志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共省级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式告一段落。至此,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的人事和思想布局已至收官阶段。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海内外舆论普遍视6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十七大政治路线定调,而将省级党委换届选举结束看作是十七大组织路线大体确定的标志。
从团中央到省委
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政坛的共青团系统干部一直为人瞩目,此次省委换届也不例外。在省级党委新方阵中,曾经的团中央书记们因其共同的出身和大体相似的从政经历再次成为相当耀眼的一群。
现年52岁的李克强去年10月26日当选为辽宁省委书记。他曾于1985年11月当选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于1993年5月至1998年6月任共青团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第一书记。1998年6月,中央将其从团中央第一书记任上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四年后,李克强出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2004年底,李克强出任辽宁省委书记,从而令自己的从政履历在团中央和农业大省之后,再添执掌工业的纪录。
1950年11月出生的李源潮在1983年后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与李克强直接“空降”任地方大员不同,李源潮曾于1993年至1996年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并于1996年3月至2000年10月任文化部副部长。2000年10月,李源潮出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副书记,两年后任江苏省委书记,并于去年11月12日当选为省委书记。
与李源潮同岁的张宝顺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在2001年9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之前,张宝顺曾在新华社任副社长一职多年(1993年2001年)。2005年7月,张宝顺出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去年10月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书记。
与张宝顺从政经历颇为相似的是去年11月19日当选为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1985年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兼机关党委书记,1993年8月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次年调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2000年9月,刘奇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去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刘奇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在今年5月25日当选为省委副书记的袁纯清属于团中央书记中的“新生代”——1992年12月至1997年9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后两年,袁纯清任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直到2001年3月任陕西省委副书记。2007年2月,袁纯清出任陕西省省长。
今年47岁的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是团中央书记中不折不扣的“新星”。他于1998年6月当选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之后在2003年再次当选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去年11月当选为省委副书记。今年2月,周强当选为湖南省省长。
此外,1954年出生的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长赋曾任团中央青工部部长,也被视为共青团系统干部中的佼佼者。
这些团中央书记出身的省委书记和副书记们,除了年富力强、兼有中央和地方历练的共性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高学历,甚至超高学历——张宝顺和刘奇葆均为经济学硕士,李克强和李源潮则分别拥有经济学博士和法学博士的学位,而袁纯清更是手握博士后证书。
“西进”与“北上”
上海、天津作为直辖市和中国南北方的经济中心,人事的动静观瞻一直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此番分别出任两市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和张高丽在履历上有着颇为相似的“轨迹”——从南方沿海经济特区方面大员,到华东经济大省掌舵者,再到执掌直辖市。
1953年出生的习*近*平,曾任福建省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2000年1月当选为福建省长,后调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2002年11月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200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习*近*平任上海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同年5月28日当选为上海市委书记。
张高丽于1998年起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2001年调任山东省副省长、代省长,次年11月起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200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张高丽任天津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同年6月2日当选为天津市委书记。
舆论普遍认为,从经济特区到经济大省再到直辖市,二人从政履历相对完整,经验相当丰富,必将在新的职位上有一番新的作为。
今年5月18日在中共吉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省委书记的王珉,也经历了从南到北的从政生涯——2002年5月任苏州市委书记,同年8月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之后北上于2004年10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
除了“北上”一派外,近年来也出现了沿海地区干部“西进”的新动向。中共上海市委原副书记孟建柱2001年4月任江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去年12月,孟建柱再次当选为省委书记。四川省委副书记蒋巨峰在2002年3月出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前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今年5月16日,蒋巨峰当选为省委副书记。
今年4月28日当选省委副书记的林树森在踏足贵州之前,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2006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林树森任贵州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同在广东为官的于幼军在2003年5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之前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接下来,于幼军继续“北上”,在2005年7月出任山西省代理省长,并于去年10月当选为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
在海内外观察人士看来,这些“西进”的“沿海”干部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沿海发达地区的宝贵经验,对当地的经济跃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历练,也令这些官员对中国的地方政情有了进一步的体认。日前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于幼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当年在沿海工作是“长袖善舞”,现在则要经常“闻鸡起舞”。
“空降部队”的地方历练
作为中国第四直辖市兼“第四特区”的掌门人,1955年出生的汪洋在2005年出任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被党内外人士视为中共中央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标志性事件。其实,汪洋虽然年轻,但从政经历丰富——38岁便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之后于1999年9月任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3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正部级)、机关党组副书记。
同样从正部级位置上“空降”地方省委书记职位的还有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赵于2003年11月任中央纪委常委、中央组织部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正部长级),并于2006年6月兼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赵洪祝任浙江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同年6月赵洪祝当选为省委书记。
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俞正声今年6月份再次当选为湖北省委书记。他当年(2001年11月)也是从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的位置上直接“空降”至湖北任省委书记。观察人士认为,从“中央大员”到“封疆大吏”,高端视野,再加上地方历练,将令这批“空降部队”的从政履历更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