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权力黑暗压过光明 人们以“三:退.”为亡魂请命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当权力黑暗压过光明 人们以“三:退.”为亡魂请命
于朦胧之死,让更多中国人看清极权的残酷。 ——一位老党员写道:“为九三阅兵骄傲不久,就看到于朦胧惨死,我震撼至极,今天起退出中国共产党!” ——一名22岁的南阳青年说:“于朦胧事件让我发现,中共享国家机器庇护恶人。我翻墙后看清真相,决定退出党团队,与中共势不两立。” ——还有民众直言:“连李克强那样的高官都能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普通人岂能幸免?中共不倒,谁都没有安全。”

2025年秋天,一位年仅37岁的中国大陆演员于朦胧的突然离世,在网络上掀起了罕见的悲愤与哀悼。官方称他“坠楼身亡”,警方迅速排除刑事嫌疑,随后互联网上出现大规模的删帖与封号。

但在沉默与封锁的背后,民间却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对生命尊严与真相的渴望——截至10月16日,全球退!!服务中心网站上,共收到82篇由华人网民代于朦胧发表的“:退.”声明,替他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组织。

这是一个超越生死的举动,也是一场对极权的灵魂抵抗。

封锁与疑云:一场“意外”的政治阴影

于朦胧的死讯在9月11日传出后,中共公安仅用数小时便宣称“排除刑事嫌疑”。此后,相关讨论遭全面封禁,甚至“于朦胧”三字一度成为网络敏感词。

外界却传出另一种说法:他因拒绝圈内权贵的潜规则而遭报复,亦有匿名爆料指他被牵涉进一场为中共领导层“献祭续命”的神秘仪式。

这些说法或许难以证实,但 中共当局一贯的舆论封杀与程序缺失,使得任何“真相”都被怀疑所包围。这正是中国式悲剧的宿命:人死于谎言的洪流中,真相被埋葬于体制的深渊里。

“三:退.”:一场灵魂的自救运动
“三:退.”——退出中共党、团、少先队——起源于2004年《··*共产党》的发表,至今已有超过4.5亿人声明退出。

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政治选择,更是一场灵魂上的觉醒。加入中共组织时所发下的“献身誓言”,被视为与邪恶绑定的契约;而三:退.,则是斩断命运枷锁的仪式。

中共自建政以来在历次运动中害死八千万人,从大饥荒、文革到迫害法轮功活摘器官——这个政权的暴行远超历史常态。

因此,“天灭中共”成了时代的宿命论,也成了人们逃离恐惧的信念。

代退的悲悯:为亡魂发声的网络行动

于朦胧的死,激起了中国人深层的共鸣。许多网友主动在退!!网站上替他声明三:退.,留言语气质朴却充满悲悯

——“他生前善良,却被中共权贵害死,我代他退出邪*-。”

——“梦中他对我说要自由,我替他三:退.,希望他灵魂重获光明。”

——“于天使下凡遭此劫难,以身唤醒人民。邪*-必亡!”

——有人梦见他在学校场景中诉说“自由”二字;有人在打坐时感到他“化作小人偶,说:那就退了吧!”

这些超越理性的见证,也反映出在极权社会中被压抑已久的信仰本能——人们渴望为善良者寻求公义,哪怕是在另一个世界。

全球联署:从哀悼到行动的觉醒

9月20日,一场题为“为于朦胧讨公道”的全球联署在国际NGO平台AVAAZ发起。

联署书以中英双语呼吁国际人权机构展开独立调查,指控事件可能涉及非法拘禁、强迫灌药与暴力虐杀。

截至10月27日清晨,已有近60万人签名支持。

发起人写道:“公道不会自动降临,它需要我们共同争取。我们不能允许这起案件被掩盖或遗忘。”

这场跨越语言与国界的联署,不仅是为一位艺人伸冤,更象征了中国年轻世代的道德觉醒。

人们开始质疑权力、要求透明、呼唤正义——而这在被高墙隔绝的中国互联网中,几乎是一种革命性的觉醒。

民心转向:从恐惧到觉悟的临界点

于朦胧之死,让更多中国人看清极权的残酷。

——一位老党员写道:“为九三阅兵骄傲不久,就看到于朦胧惨死,我震撼至极,今天起退出中国共产党!”

——一名22岁的南阳青年说:“于朦胧事件让我发现,中共享国家机器庇护恶人。我翻墙后看清真相,决定退出党团队,与中共势不两立。”

——还有民众直言:“连李克强那样的高官都能死得不明不白,我们普通人岂能幸免?中共不倒,谁都没有安全。”

这样的声音,在中国长期被噤声的社会中,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暗流。

结语:当恐惧成为常态,信仰便是反抗

在这场悲剧之后,全球.退:!服务中心发表评论:“天网恢恢,善恶分明;苦海有边,生死一念。每一个退出中共的中国人,都在为自己与国家的未来立下良知的印记。”

于朦胧之死,也许并非孤立的悲剧。它是极权体制下人性崩坏的缩影,是权贵掩饰罪行的祭台,也是普通人良知苏醒的警钟。

当政权剥夺公义,当真相被消音,当恐惧被制度化——人们唯有借由信仰、道德与行动,才能重新找回作为人的尊严。

不要让下一个于朦胧重演。

因为,真相与良知,正是这个民族最后的光。

(全球.退:!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8/229729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