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民众对四中全会冷淡 更关注民生难题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民生 > 正文
大陆民众对四中全会冷淡 更关注民生难题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起在北京召开。北京繁华地段再度增加流动岗哨,以防范发生群体事件。分析人士指出,除人事问题外,当局最关注的是如何稳住经济和权力。不过,多数民众则更关心生活能否好过一些。

示意图,2024年3月16日,北京民众在等待公交车。(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0月20日起在北京召开。北京繁华地段再度增加流动岗哨,以防范发生群体事件。分析人士指出,除人事问题外,当局最关注的是如何稳住经济和权力。不过,多数民众则更关心生活能否好过一些。

四中全会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京西宾馆举行。当天早上,北京居民赵先生骑车经过现场,他告诉记者,宾馆外有警车和特种车辆戒备:“京西宾馆门口停着一辆警车,一辆装满天线的车,对面也有警车,民众的车辆都被清走了,气氛很紧张。交警还催行人和骑车的人快走。”

他还说,他看到警察翻查路人的手提包:“我看见他们查一个女人的身份证,应该是个访民。”

这次四中全会原定去年举行,延后一年多才召开,引起外界关注。根据官方早前公布的议程,会期四天,与会者包括约200名中央委员与170名候补委员。会议主要内容是听取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并审议相关决议。另据外界消息,中共中纪委可能在会期内公布被开除的中央委员名单,包括多名军方高级将领。

民众对会议冷感 关心的是民生难题

但记者采访多地基层民众发现,他们对会议普遍表现冷淡。江苏泰州退休人员胡江生说:“中央每年都开会,老百姓不懂那些文件。我只希望看病别再涨价,药费能报销。最近医保又有很多药不给报,这日子越来越难过。”

天津大港油田外送员刘先生说:“共产党开这会那会,跟我们没关系。我关心的是油价别涨,平台少抽成。他们老说要完善社会保障,但越说我们越难过,话都得反着听。”

在北京通州以东的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多访民因租金便宜而暂住此地。辽宁访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为了避开北京与家乡警察,她已在燕郊住了一个月:“警察到处抓人,我只能先躲在这里。等四中全会开完再去信访局交材料。现在我这栋楼就有十几个访民。”

谈到对会议的看法,李女士说:“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们开的会都是他们的事。当局从来不管老百姓,只会打压我们。新闻里说得好听,全是假的。”

中共官方媒体在会前多次宣称“扩大内需、稳就业、保民生”,但多家财经机构指出,大陆消费疲软、青年失业与地方财政吃紧仍是主要问题。中国社科院10月报告显示,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消费信心持续低迷。

湖北襄阳女工王娟说:“医院收费越来越高,药也贵。全国开会那么多次,医疗没见改善。”北京丰台访民张先生表示,他的房产纠纷拖了多年仍无结果:“报导说要共同富裕,普通人连维权都难,哪有心思看全会。”天津餐馆服务员李阿姨说:“我们只希望房价别再跌,工资别再减。政府说要稳经济,可我们每天都在担心没客人上门。”

社交媒体上,“普通人对四中全会没感觉”的话题引发讨论。有人留言:“全会谈现代化,我们只关心明天油价、学费和社保。”

浙江创投顾问陆建(化名)指出:“从企业角度看,资金紧、订单少、税负重是共通问题。当局的政策再多,关键是钱要能到企业和个人手上。”“中央提到安全与发展并重,实际上意味资本管控更强,地方融资更难。”

分析:四中全会议程与民众需求存在落差

分析人士认为,四中全会重点在“十五五”规划与战略部署,但对普通民众而言距离遥远。民间对“高品质发展”缺乏具体感受,更多人关心的是眼前的生活压力能否得到改善。

舆论观察认为,本次会议显示当局试图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经济与民心,但与基层需求存在明显落差。会议后能否出台具体措施改善收入、就业与医疗负担,是社会真正关注的焦点。不过,多位受访者并不看好,认为四中全会和以往相同,只在乎确保中共权力基础稳固。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邢度采访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20/229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