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高龄离世,华文网络瓜众热论其“以八十老夫怎能聚得二八翁帆”的“Viagra药效讨论”的娱乐范畴,而无人记得影响远高于“老夫少妻性关系”的另有深层:杨振宁1971年访问北京后成为文革时期毛江中国的海外知识界代言人。
杨博士是物理学家,一度学术跨界,为下一代知识分子“指明红色方向”的社会学权威兼政治学专家,在香港大学与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发表演说系列。
时值中美“乒乓外交”解冻之后,当时是一股如LGBT般的“中国热”潮流。杨由周恩来接待,荣获与毛泽东会面一小时半,“讨论哲学与物理学问题”。
杨振宁在中国停留近一个月,参观北京、上海、合肥、大寨,他被带往多个“文革”样板地点,山西大寨红星公社,与典型模范人物陈永贵会面,其后认为文革的中国“人民勤奋有序,彼此之间没有贫富差距”,并强调“我未看到乞丐或失业者”。
杨振宁来到香港,在港大宣称,“发觉今天的中国完全改变了。我以前有一种流行想法,以为生活在‘为人民服务’的气氛下,一定使人成为奴隶。后来,我发觉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杨振宁宣称:“新中国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值得美国思考”,认为中国“在一场巨大实验中前进”,并劝美国人“放下偏见,客观看待中国的进步”
此演讲仍使他在旅美华人圈中声望大升,被视为激励“保钓运动”与爱国思潮的推手。
未料毛死而邓小平复出,将毛共文革时代定性为“十年浩劫”,将杨振宁的中国伟论全部推翻。
当年杨先生挟“诺贝尔奖”此一西方白人的学术奖项优越感(即今日西方说的White Supremacy),不但将当年一众黄面孔的海外大学生催眠得如醉如痴,将港大学生会推入“认中关社”的“火红年代”,还成为美国政府及智库研讨中美关系时的重大参考,尤其在民间科技与教育交流领域被视为“民间外交”的典范,促进后续科学家、学者访华开展“合作”。
美国科学顾问戴维(Edward E. David)支持杨振宁以私人身份赴华考察学术交流潜力,其报告讲话促进两国“科技界的对话”及1972年尼克逊访华。
以后的“联中抗苏”、“中国加入世贸”,“支持中国改革开放、让中国的中产阶级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连串春秋大梦,the rest is history,杨振宁是继美国左派记者史诺之后,力量可以代替十个师解放军、五十口远程导弹攻陷美国的强大武器。
直到今日美国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做了超级大傻B,中国的稀土与AI已经成为对美国发动大战的最强实力。
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标准,戈培尔应该判处死刑。远东这位小型的戈培尔杨振宁并未为他的误导向他以前的粉丝、与推行杨振宁文革治国理念的波尔布特屠刀下那二百万柬埔寨与华人亡魂致歉。
杨振宁读物理学,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历史发展,不属他那一门所谓专业。杨振宁不读哲学,毛泽东也不懂物理,但当年这两位巨头在中南海交谈了哲学与物理一个半小时,居然将半个世界由香港大学到美国的智库迷惑得摇头晃脑。以后的物理学家李政道、生物学家牛满江争相去北京,有一个在耶鲁大学做中国语导师者名赵浩生,也挤上此一时代快车。
“知识界”风气所及,娱乐影视也跟随,亦舒小说“家明与玫瑰”的男主角也是美国大学的物理学高材生,改编电影,由气质不大像香港男拔萃毕业保送MIT读物理学的周润发来做男主角。
中国人对理工学科天生有一种仰慕运动失败以来的盲目崇拜。
人文学(humanities)不是杨振宁的学术范畴,他当年捞过界在这方面指点,在座听众,无人质疑他一句:你是读物理的,你对中国共产主义的观点,凭何自信,认为为何会比反共的国学家钱穆、人文学家胡适与王国维、文学家梁实秋和徐志摩的认知更正确?
How dare you?
若一个研读金庸和还珠楼主的中国武侠文学专家,若有一天去美国太空总署演讲,说地球上有一个地方叫做中国,哪里有一片时空,由四川的蜀山到江南的烟雨楼,叫做武侠世界,哪里的人懂得一种叫做轻功的行走办法,可以抗拒地心吸力,推翻牛顿物理学定律,你们读物理学的要相信,要向独孤求败、一灯大师、长眉真人、绿袍老祖等一众高级生物学习。
美国太空总署的专家会哄堂大笑,将该武侠文学博士逐出讲堂。
无论杨振宁当年对中国的认知是无知还是说谎,我认为不是他的错。中国人对于杨振宁认知的狭隘,由对七十年代的“访华归来演讲”到八十岁后的“翁帆经验”津津乐道,源自他们自己的人性盲点。
时至今日,华文世界的记者固然无一人会问问杨振宁对今日的于朦胧事件有何看法,有何值得好莱坞的美国学习之处。
在这方面,犹太人的记忆与执着比迷信权威中国人僵化,而中国的小红书获得也比以色列的下一代开心,他们会听从他们的主人:肃清四人帮余毒、在重庆肃清薄希来与孙政才余毒、在军队肃清的余毒除了郭伯雄和徐才厚,现在应该加上何卫东与苗华,中国人和中国干部一生要奉命肃清的余毒很多,他们太忙了。
杨振宁当年散播的“极左余毒”,广至美国,成为今日白左的思想源头之一。正当JK罗琳教训她的明星门生Emma Watson:你今日厚着脸皮转軚,只是因为那套LGBT变性主义已经不再时兴——-我佩服共产党跨代不变的战略布局,不下于当代中国人不断于八九十岁的杨振宁传奇的性能力之啧啧称奇。
(标题转贴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