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麟阁经略”,作者为前财经记者仝麟阁,该号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发布评论文章,其中多篇文章遭到微信平台删除。
目前,该号显示“涉嫌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已被屏蔽。作者仝麟阁在“麟阁观察”上继续更新文章。
2025年8月14日,中国数字时代收录了来自该号的一篇遭删除的文章《曝光校服质量问题被拘留的那位,为什么人生也被毁了?》,文中作者以自己的现实经历,展示中国“非法拘留”的不公。
文中写道: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12月,因在网上发视频反映儿子学校校服存在质量问题(质疑标注成分与质地不符、有甲醛等有毒物质等),甘肃庆阳市宁县36岁男子邓建国在校服厂商报案后,被宁县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大队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七天。
被执行拘留后,邓建国精神抑郁,妻子受不了他的变化,双方于2024年1月离婚,两个孩子由女方抚养。
邓建国提起行政诉讼后,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宁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程序违法,认定事实证据不足,依法应予以撤销。鉴于案涉拘留决定已经执行完毕,无撤销的必要,但警方要承担7天拘留的国家赔偿3237.08元。
嗯,搞出一个妻离子散、精神崩溃的结局,最后的结果就是3000来块钱…..
但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聊聊,为啥拘留几天能对一个普通人带来这么大影响?毕竟,拘留不是刑事责任,不会留下犯罪记录。
很多人对此事颇有争议,一是觉得一个人精神崩溃、被单位辞退、妻离子散,是不是不仅仅是被拘留这么简单,还有人觉得受害者是在通过卖惨获得更多关注和赔偿。
我想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各位,两种猜测都没必要,在一个小地方,一个拘留就可以毁掉你这个人,毫不夸张。
大约是2023年,我接到一个求助,来自北方某县的一位教培行业从业者,他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企业家,经营着几家培训机构,收入还算可观。
在2022年7月,因为用公号转发了一则防疫信息,被当地派出所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传唤,但我后面了解来龙去脉,这则信息其实是当地部门先误发的,结果被他转发了一下。
就在他被释放后,其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情况,但知道了他被传唤的经历,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去一个“犯罪分子”开办的学校。
曾经他作为当地优秀的青年企业家,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甚至经常上当地的报纸、电台,获得各种表彰。但在事情发生后,几乎所有往期的荣誉都被取消。
那些过去常和他打交道的朋友,也开始对他“敬而远之”,因为没人知道之后他后续会不会被拘留,继续被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