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当小毛病!美肿瘤科医师列4症状是“罹癌警示灯”再普通都别硬撑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一堆人当小毛病!美肿瘤科医师列4症状是“罹癌警示灯”再普通都别硬撑

咳嗽拖了几周还没好、便秘以为只是火气大、摸到小肿块却想着再观察就好?别再轻忽这些小警讯了,美国迈阿密大学肿瘤科医师 Mikkael Sekeres在《华盛顿邮报》提醒,临床上有四种“看似普通却最该警觉”的症状,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警报。若持续不退,千万别硬撑,该挂号就挂号,越早检查越安心!

一、淋巴结肿大,持续变硬要小心

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的“前哨站”,感染时会暂时肿大、甚至会痛,这多半是身体在对抗细菌或病毒。不过,Mikkael Sekeres医师提醒,若肿块“不痛、变硬、固定、且持续变大”,就要特别小心,这可能是恶性病变的信号,务必进一步检查。

血液肿瘤科医师谢佳训曾受《早安健康》专访同样提醒,“不痛的肿块”要特别小心,一般良性肿块可能会痛,相对柔软、可移动,颈部、锁骨上、腋下、鼠蹊部都是要特别观察的重点淋巴结区域,一旦有异常,千万别拖延就医。

二、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两个月应检查

虽然旅行或作息不规律导致的短期腹泻或便秘并不罕见,但Mikkael Sekeres医师指出,若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超过两个月,特别合并腹痛、直肠出血,就可能是大肠直肠癌的早期征兆。

大肠外科医师锺云霓曾于脸书粉专贴文解释,初期癌细胞刺激肠壁,可能导致蠕动过快,出现腹泻、粪便带黏液或出血;但随着肿瘤变大、堵住肠道,症状会反转成“顽固便秘”。若再伴随食欲下降、体重骤减、贫血,就要特别小心。她强调,“等到肠道症状明显时,肿瘤通常已不小。”建议50岁以上民众应定期做大肠镜检查;有家族史或异常症状者更不应拖延。年轻人若长期便秘、腹泻,试过高纤饮食和多喝水仍无改善,也别拖,该检查就检查!

三、体重意外减轻,半年掉5%是关键

根据美国长期追踪研究,一年内体重减少超过10%的人,癌症诊断风险提高约37%,其中以食道、胃、肝与胰脏癌最常见。肿瘤科医师吴教恩曾于Youtube同名频道建议,先从三方面检查,包含:

是否刻意减重:节食、运动或饮食变清淡者不列入异常。

内分泌与代谢问题:糖尿病、甲状腺亢进皆可能导致体重下降。

心理压力或生活变动:重大压力、睡眠不足、忧郁皆会影响饮食量。

若检查都正常,但半年内体重却掉超过5%,又合并食欲下降、腹痛、胸闷、咳嗽等症状,就要立即就医,检查肿瘤指数或做影像学检查,别让“瘦”成为错误讯号。

四、慢性咳嗽超过8周,应找出真正原因

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在两周内改善,即使拖延,最长也约两个月,但若咳嗽超过八周以上即属“慢性咳嗽”。不过西班牙有篇近万名肺癌患者的研究竟发现,咳嗽是最常见的初期症状,约三分之一患者出现此现象。若长期干咳且有吸烟史,罹患肺癌的几率较高。

虽然在所有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肺癌的比例不到2%,但假如咳嗽伴随高烧或发冷、或者肌肉到处酸痛,或伴随大量黄绿色痰、为了吐痰而不断咳嗽,甚至咳出血块状痰,就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11/228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