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22年7月20日,显示的是百度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 Apollo RT6在北京亮相时,记者们正在观看。(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在美国受阻后,正把目光转向欧洲。路透社今天(10月6日)报导,多家中企正加速在欧洲设立总部、签署数据协议、进行道路测试,这一趋势引发当地对安全与公平竞争的担忧。
在中国,超过一半的新车都装有自动驾驶功能。北京当局希望中国企业在全球掌握主导权,还以国家政策规划技术路线。多位业内高管对路透社表示,欧洲正在成为中国自动驾驶出海的“桥头堡”,模式与电动车扩张如出一辙。
北京初创公司轻舟智航(QCraft)首席技术官董理(Dong Li)上月在慕尼黑车展宣布,将在德国设立新总部。他说,美国市场存在“壁垒”,指的是基于国家安全的数据限制。
另一家中国自驾技术开发公司元戎启行(Deeproute.ai)也计划与中欧车厂合作,在欧洲建立数据中心。
自动驾驶开发商Momenta已为丰田和通用汽车提供自动驾驶系统,并计划明年在德国测试L4级自动驾驶。知情人士透露,Momenta“盯上了欧洲这个目标”。
艾睿铂(AlixPartners)咨询顾问张莹(Yvette Zhang)指出,文远知行(WeRide)、百度、小马智行(Pony.ai)等公司也在欧洲积极布局。
她表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受限,企业希望通过欧洲扩张寻找新增长点,“投资者都在等这波回报”。
但欧洲同行并非都欢迎。英国公司融合处理(Fusion Processing)执行长吉姆.哈钦森(Jim Hutchinson)呼吁欧洲各国政府加强监管,防范国家安全与市场操控风险。哈钦森表示,如果欧洲要发展这类技术,就需要更高层级的监管与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以维持公平竞争。
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今年中国预计售出1500万辆L2级自动驾驶汽车,占市场六成以上,而欧洲多国此类系统仍只限高端车。
中美汽车洞察(Sino Auto Insights)创始人涂乐(Tu Le)指出,美国已经封锁了中国的联网汽车技术,而欧洲的监管相对宽松。他表示,欧洲是这些企业唯一还能进入的市场,因此它们必须抓紧机会。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周五呼吁全欧洲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她指出,这项技术在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现实,并强调欧洲也应该如此。
《新闻直击》制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