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共为何反常推“强制社保”?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王赫:中共为何反常推“强制社保”?
作者:
从财政补贴算,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之比为13.6:3.5:1。 多年以前,研究者们就已形成共识:中国社保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破除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实现福利权益的相对公平和均衡。过去了这么多年,社保的不公平程度却愈演愈烈,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中共社保问题重重,老百姓不信任。官方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12月,全国社保断缴人数突破了4,200万,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常住人口。现在,当局又推“强制社保”,不仅不会解决社保窟窿问题,反而激起百姓的咒骂,加剧社会紧张形势。

2025年1月1日,山东邹城数百名公交车和校车司机集体罢工,抗议邹城国运公交公司拖欠工资以及欠缴社保。(视频截图)

9月1日起施行的中共最高法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社会上骂声一片。《解释二》明确:劳资双方不缴纳社会保险的约定无效,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这被舆论称为“强制社保”)。这难道不是在保护劳动者吗?为什么老百姓不买账呢?问题在于中共搞的社保这一套,太畸形、太奇葩,民怨沸腾。本文略谈三点。

首先,当局反常推“强制社保”,目的是让老百姓背锅

当前中国失业问题突出。例如,根据官方数据,8月,剔除在校生后,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达到18.9%,也就是说中国近五分之一青年人失业,创下自2023年12月统计方法调整以来的新高。

这种形势下推“强制社保”,不是火上浇油吗?直接导致让劳动者到手收入减少、企业负担加重、就业环境更趋恶化。

相反的做法才是正常的。当局也不是不知道。举例而言,疫情期间,作为一项临时性支持政策,当局2020年曾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等三项社保费(其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长至2022年4月30日)。又如,2018年中国经济艰难,当局提出“六稳”,并决定次年起将社保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引发企业动荡,因为担心长期按最低标准申报社保的企业、拒交社保费的企业、建筑等行业的一些从业企业需补缴未足额缴纳的部分。为稳住企业,时任总理李克强宣布,严禁自行对企业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一律保持现有社保政策不变。

那么,当局为什么现在反常推“强制社保”呢?最根本一点,社保10多年前就亏空严重,一直靠巨额财政补贴维持运作;而今后财政日益困难、收支缺口越来越大,难以为继,当局病急乱投医,拿社保出手、以图缓解压力。网民也看得清楚,调侃说不是我们需要社保,而是社保需要我们。

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中共当前的危局,严重程度超过了2018年和疫情期间,政策混乱,已经乱了章法。

第二,当局的“社保压榨”,已经穷途末路

(一)中国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中共搞的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由企业承担。综合起来,,企业约为29.8%,个人约为11%,合计超过个人工资的40%,按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的测算,约为“金砖四国”其它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北欧五国的3倍,G7(七国集团)的2.8倍,东亚邻国的4.6倍。

中国社保的大窟窿,根本无法通过提高社保缴费率来解决。相反,如此之高的缴费率,企业和个人都不堪重负,当局不得不从2015年起多次下调社保缴费率。

(二)“社平工资”多年涨幅惊人。现行中国社保缴费基数与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简称“社平工资”)挂钩。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下限为社会平均工资的60%(实际操作中部分省区市略有差异)。这里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

一是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畸高。例如网民吐槽“工资还没社保基数高”、“拿4500的工资交着7460的社保”。国内一直有研究者建议,调低缴费基数下限,当局却反向而行之。过去,没有省统筹,各地会根据本地实际来自主确定(有些地方为招商引资或为减轻个人缴费负担,按照40%来设定下限;有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下限,例如深圳);但2022年,当局开始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求各地把缴费基数下限,统一到本省全口径社平工资的60%。

一是“社平工资”上涨畸快。每年社保缴费上涨多少,应与物价上涨、工资上涨相联系,但当局却无视这些,只顾搜刮。据陆媒财新报道,2019年至2023年,全国各地社保缴费基数随社会平均工资普涨30%-40%。2023年,各省基数下限涨幅范围在4%-12%,中位数约7%-8%。例如,2019至2023年的五年间,上海基数下限从4699元涨至7310元,年增长率超9%;北京基数下限从3613元涨至7162元,几乎翻倍。

不过,2025年中国经济衰竭加速,老百姓钱包更瘪了,韭菜更难割,各省的“社平工资”不仅出台迟迟(9月26日才全部出炉,比往年大约晚了个2个月),而且涨幅大降,普遍在1%至2%区间,例如北京从前一年的4.11%跌至1.5%,上海则已联系两年降至1%左右。

再次,中共社保把人分三六九等,早沦为了既得利益者的猎物

原本,社保是要为劳动者织就一张能兜住生老病死的安全网。但是,中共社保非常不公平。拿养老保险来说,以江西鹰潭社保局2023年1月养老金发放情况为例:向1.36万机关干部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6,909万元;向7.55万企业退休人员发放17,885万元,向13.78万名缴纳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发放2,854万元。计算可得,机关单位月平均退休工资为5,080元、企业为2,368元、居民为207元,三者比例大致为25:11:1。这是全国的缩影。

并且,这个差距这些年是在扩大着的。有人根据官方数据计算得出:从2012年到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的月人均养老金从2,332元上涨到了6,757.8元,企业的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上涨到了3,028元。在2012年,机关事业单位的月人均养老金是企业的1.38倍,而到2022年扩大到了2.23倍。

如果是多缴多得,大家也没什么多说的。但是,因为巨额财政补贴的不公平分配,很多人是少缴多得。举例而言,2023年面向企业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贴规模,分别为7,731亿元、5,991亿和3,789亿元,占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贴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4.2%、34.2%和21.6%。

根据官方数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际领取人数是17,268万人,财政补贴3,789亿元,则每人月平均财政补贴约183元。

官方没有公布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数,但根据公开数据推算,2023年大约有2,000万,财政补贴5,991亿,据此计算,则每人月平均财政补贴约2,496元,为城乡居民的13.6倍。(2023年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约1.77万亿元,其中财政补贴5,991亿,财政补贴占比33.85%。这接近平安证券2024年9月一份研报的数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入中的财政补贴占比为39%。)

官方也没有公布企业职工的离退休人数,但根据公开数据推算,应不少于1亿,如按1亿计,财政补贴7,731亿元,则每人月平均财政补贴约644元。

如是,从财政补贴算,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之比为13.6:3.5:1。

多年以前,研究者们就已形成共识:中国社保制度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破除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实现福利权益的相对公平和均衡。过去了这么多年,社保的不公平程度却愈演愈烈,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结语

中共社保问题重重,老百姓不信任。官方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12月,全国社保断缴人数突破了4,200万,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常住人口。现在,当局又推“强制社保”,不仅不会解决社保窟窿问题,反而激起百姓的咒骂,加剧社会紧张形势。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1004/2286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