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2758号决议为何半个世纪之后再引争议?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联合国2758号决议为何半个世纪之后再引争议?
作者:
联合国大会第80届年会在纽约开幕之际,美国在台协会9月12日回复台湾媒体查询时强调,北京当局引以为据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报”等二战文件“从未决定台湾的最终地位”。此番表述更将“台湾地位未定论”重新推上两岸争辩的核心。

如果说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当时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的话,对这项决议案的诠释近年来却日益成为两岸关于台湾国际地位的攻防焦点。而且不仅美国国会,还有英国议会、欧洲议会等近年都曾先后通过相似的决议,强调联合国2758号决议,并未确定台湾的国际地位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的主权。

联合国大会第80届年会在纽约开幕之际,美国在台协会9月12日回复台湾媒体查询时强调,北京当局引以为据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报”等二战文件“从未决定台湾的最终地位”。此番表述更将“台湾地位未定论”重新推上两岸争辩的核心。北京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月18日对此做出回应,称“历史不容篡改,台湾属于中国地位已定。”这项半个多世纪前诞生的决议为何重新成为争议焦点?中美台三角关系在特朗普任下微妙互动之际,如何理解美国政府关于台湾地位未定的表述?台湾朝野各自的立场又有何不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国策研究院文教基金会执行长王宏仁先生接受本台电话采访,介绍了他的观察与分析

法广:最近,联合国2758号决议又成了一个热点话题。这个决议其实是在1971年的时候通过的。为什幺半个多世纪以后这项决议突然又成为争议热点呢?

王宏仁:2021年是这个2758号决议的50周年,可以说是一个有象征性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北京当局很多在国际上的攻势,就是透过北京自己对2758号决议的解读,去要求联合国体系,无论是它的周边组织或者是联合国本身,不能让台湾人,包括记者,用他们的识别证等证件入场,有点是限制或者是说阻挠台湾的国际参与。所以在那个时间点,台北也连同当时自己的友邦,发起了一场对联合国2758号决议拆解迷思的努力,拆解中国方面的解读,也用重新诠释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与北京当局打宣传战。也就是说,双方围绕这个话题的互动在2021年就已经开始。

除此之外,我觉得,美方过去这几届政府,虽然是不同政党,从拜登川普,其实他们也相当支持台湾的国际参与。比如,川普第一任期的时候也有通过一些法案,去支持台湾的友邦协助台北方面来争取国际参与。最近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2025年的时候,(美国)国务院的网站也把“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这样的措辞删掉了。

最后,其实美国方面也有一些改变,导致于说这些情况就晋升到了中美双方围绕台湾的国际参与的一个角力。大概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就会知道,为什么最近这段时间联合国2758号决议又变成了国际论述战里面的一个焦点。

法广:从两岸各自对2758号决议的解读来看,双方关键的争议焦点是什么呢?

王宏仁:中国方面在解读2758号的决议的时候,将它与“一中原则”绑在一起的,把这样一个国际文件解读成证据,去证明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这些国际组织就不能让持有台湾护照的或者相关证件的人进入这些场所,除非中国同意。也就是中国在借由这项决议,去要挟其他国家这样做。我们认为这是过度解读。过度之处是2758号决议的原始文件里面,讲到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政权的唯一代表。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份决议并没有提到台湾……

法广:但是提到将蒋介石政权的代表驱逐出在联合国的席位……

王宏仁:对,就只有这个。但是中国方面认为,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当时承认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但这是中方的解读。

台北的解读与美国的解读相近,或者说跟美欧国家支持的立场比较一致。也就是认为2758号决议只解决了当时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归属问题。决议中提到的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取代了蒋介石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涉及的是它在联合国权力的代表性,并没有涉及到台湾主权或代表权这个部分。那就不能过度解读说,之后,联合国的各种活动因为有这个文件就不能让台湾参加。因为决议里面没有这样说。如果把一个文件过度解读,国际社会会认为这对台湾当然是不公平的。

法广:但是当时1971年这项决议解除蒋介石政府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并将它排除出联合国之后,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否认了对台湾中华民国的国际承认呢?

王宏仁:我觉得这就是现在北京希望大家这样过度解读的部分。可是,如果就法论法,从法律意义的层次来讲,这个文件上面没有提到的内容,我们能不能把它衍生某个意涵?不同的法律专家对此当然有不同的想法。就看你是要用局限的方式来解释还是用扩张的方式来解释这个部分。北京和台北的立场当然完完全全相反。北京方面要扩张解释。可是,从台北观点来看,决议当然只提到由中华人民共和取代蒋介石政权的代表席位,并没有具体去讲,在取代之后,怎么样处理台湾的国际参与。决议对此并没有过度延伸。我觉得,站在台北的立场,会认为这其中其实还有一些解读的空间,而不是像现在北京所说的,它代表确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法广:中共官方现在非常强调几个国际历史文件,一个是《开罗宣言》(1943年11月),一个是《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在这之后,跟台湾有关系的就是《旧金山和约》(1951年9月)。这三份历史文件是在不同时期。中方承认头两个文件:《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但是否认《旧金山和约》的内容,但这三个文件并没有规定台湾的国际地位……

王宏仁:第一个问题是,我觉得现在台北方面的立场就是不管是《开罗宣言》还是《波茨坦公告》,都比较属于一种宣示,并没有法律效益。与treaty不同,不是条约。真正能够去确认国际共识的文件是《旧金山和约》部分。当时中华民国并没有参与签订《和约》,它是在1952年4月在台北,与日本另外签订《中日和约》。我自己去读《旧金山和约》的时候,想法是,《和约》全文只在第二条提到台湾,在第十条提到中国。理论上讲,我觉得有一个解读问题,对于当时的《旧金山和约》签署方来讲,在第二条和第十条分别提及台湾和中国,代表当时的日方在与其他国家在签订《和约》的时候,刻意分开处理,在第二条提及台湾(文件上面写着Formos和澎湖),在第十条是写的是China,也没有明确是People's Republic pf China或是Republic of China。如此分开处理的时候,就让人不得不推论说,这是把台湾与所谓China当作两个不同的东西来对待。更何况,蒋介石政权后来他也已经没有办法代表整个中国大陆地区,因为他实际占领的地区当时就只有台、澎、金、马等部分。

法广:美国在台协会(AIT)9月12号有一段很明确的评述,特别强调《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并没有确定台湾的国际地位。在中美台三方关系当前状态之下,您觉得美方为什么要做这样明确的表态呢?

王宏仁:我觉得美方很多举动其实也是被动而为。就是说他在做很多动作之前,会去观察两岸在国际社会上面互动的情况。如果你从近期来看,中共在九三大阅兵之前,包括王毅外长,在8月的时候,在很多不同的场合,已经开始大肆宣传九三阅兵。但这次九三阅兵不只是阅兵,它更是将中共官方的二战史观重新做立场的声明和解读,这其中当然就包括了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这种地位。但它不只是政治宣传,而是也在利用国际文件,去强化其他国家对于台湾与中国关系的认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美方也认为有必要在历史文件的解读上,让叙事角度更公平,不能让国际社会只听中国的一面之词。当然,台湾也加强了国际宣传,只是毕竟我们的友邦国家数目现在也只有12个。在中国透过它的友邦国家做宣传的时候,美方可能还是会比较愿意站在一个公允的角度,来替台湾来发声,为台湾多争取一些国际空间。我觉得可能是美方的主要出发点。

法广:台湾朝野两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不同之处何在?

王宏仁:我觉得民进党的主张是蛮清楚的。第一,它当然反对中国方面扭曲2758号决议的作法。而且民进党立场认为,2758号决议没有处理到所谓台湾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或者说没有明确表明,联合国应该禁止台湾加入联合国和联合国的周边组织。何况,民进党立场是不承认中华民国在联合国有任何的代表声音,因为它已经被中共驱逐了(2758号决议)。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唯一代表中国,所以,从民进党的立场来讲,我们不是用中华民国的名称来去重新诉诸和加入联合国体系的组织,而是应该用台湾的名称加入,因为从2758号来看,蒋介石政权和他所谓的中华民国已经是被排除了。假如再去跟对岸去争执这个部分没有意义。这是民进党的立场。

国民党的立场当然会侧重我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在内战时的状况,ROC这个中华民国自始至终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也是主权国家。所以,虽然国民党和民进党一样,也反对中国扭曲2758号决议,可是国民党主张用ROC(中华民国)这个名义去争取国际空间,而不是用台湾名称。这是民进党与国民党之间一个比较大的差别。

至于民众党,我觉得,民众党看起来是比较支持用台湾名称争取国际参与。但是,因为它现在要同国民党在国会合作,所以,它早先支持使用台湾名称的立场,我感觉它现在也比较犹疑了,会认为,还是可以用中华民国的这个名称来加入(联合国及其周边组织)。我觉得它的立场是比较模糊的。

法广:台湾民间经常有争取台湾入联的团体和活动,在每年联大会议期间,他们都会去组织一些集会活动。他们所要求的“入联”是以什么名义入联呢?而且假设加入联合国,那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宣布台湾的独立呢?

王宏仁:这些每年到联合国,到纽约游行,或者其它各种活动的团体,他们当然还是希望用台湾的名称,因为,第一个,台湾名称,现在全世界,国际社会都知道;第二,这样比较不会混淆,因为如果用Republic of China,与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做论述对抗的时候,有时候国际友人就会混淆,他会觉得好像对他来讲都一样,只是多一个People's字眼,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指同一个东西。所以,那些入联的支持者还是会认为,要用台湾的名义。

那这是不是就是台独呢?我觉得,就看你怎么去定义“台独”。如果按照现在台北方面的说法,那当然没有“台独”的问题,因为台湾本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它有军队、人民、土地,它也在国际上行使主权。即便由于国际打压,受到中国的威胁,我们好像只有12个正式的外交关系友邦,可是问题是这12个友邦之外,还有很多支持我们台湾的、这些我们叫做partner的国家,他们和我们都形成一个很强的partnership(伙伴关系)。这当然包括美国、日本,以及一些欧洲国家。我觉得就这个状况来讲,之所以现在去不断地呼吁,要加入国际组织,是因为受到中共打压,很多在国际上应该享有的联合国权益和权利,我们都没有享受到。这其实非常不公平,也是不对的。当然,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应当修宪等等,类似向世界宣称独立等等。但是也有一些人会比较务实,不认为我们必须要特别宣布独立,反而现在比较务实地,只是去争取我们在国际上作为一个国家应该要有的权益。

的确,在台海两岸的政治舆论攻防战之外,台湾岛内人民的国家认同也不断与两岸关系历史遗留的争议相互纠缠。而由于对岸不断施加的各种压力尤其是军事压力,王宏仁教授认为,其实岛内民众缺少一个能够从容思考自身身份认同与国际名义的时间与空间。

台海两岸围绕台湾的国际地位问题争辩之际,联合国大会第80届年会上,巴勒斯坦国正以加沙走廊几乎被以色列军队夷为平地的代价,争来新一波国际承认。这些迟来的承认是否能让战火停息尚不得而知,但一名学者评述指出:国际承认不能建立起国家,没有国际承认也并不阻挡一个国家的存在。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6/228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