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小学数学教学引发热议,其中新教材下3×8≠8×3的情况违反我们的直觉。
这样的现象出现其实源于对乘数和被乘数的定义,在小学数学的语境中,3×8其实对应着“一个人有3个苹果,现在一共有8个人”,而8×3则对应“一个人有8个苹果,现在一共有3个人”。
图文无关....
在数学的广阔天地中,运算的顺序有时无关紧要,有时却决定一切。我们从小就熟知 3 + 5 等于 5 + 3,这种运算顺序的可交换性看似理所当然,但它实际上是通往两类深刻数学结构——阿贝尔群与非阿贝尔群——的分水岭。
用更数学的角度来考虑,其实乘法交换律是否成立更根本的本质,是该运算下群是否构成的阿贝尔群。而其实很多的数学理论中的乘法运算是不满足交换律的,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走近非阿贝尔群的世界!
从小学乘法开始
小学学到的乘法交换律是定义在自然数的数域内。对于自然数,我们要想严格得乘法交换律的证明是,我们要从皮亚诺公理开始。
皮亚诺公理给出了自然数形式化的定义。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不难发现,皮亚诺公理的定义有着归纳递推的思想,沿着这个思想可以得到加法和乘法的定义:
1. 对于任何正整数a,定义a×1 =a。
2. 对于任何正整数a和b,定义a×(b+1)= a×b+a。
在此定义下我们分别可以推导得到乘法分配律和乘法交换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下图给出的推导思路。
原图: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4/Inductive_proofs_of_properties_of_gfwd%2C_mult_from_recursive_definitions_svg.svg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沿着乘法交换律的路学习着数学知识,教科书上的数学内容也都是在交换律成立的范围内,直到遇到了高中物理所学到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公式:
这里用到的就是向量运算中的叉乘,这类运算是不符合乘法交换律的。
而向量的叉乘运算为,,向量大小满足:,向量叉乘的积仍为向量,其方向根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
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详细叙述叉乘,但是依然让当年的小编萌生不少疑问。
而进一步大学教授的矩阵运算更是违犯交换律最好的例子,这也揭开了非阿贝尔群的面纱。
进入群的世界
在深入探讨差异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它们共同的身份:群。在抽象代数中,一个群是一个集合及其上定义的一种运算的组合,这个组合必须满足四个基本规则,以确保其结构是稳定和自洽的:
封闭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通过该运算得到的结果,仍然是这个集合的成员。结合律:(a × b) × c 的结果与 a × (b × c) 相同,运算的组合顺序不影响最终结果。单位元:集合中存在一个单位元,任何元素与它运算都保持不变(例如,加法中的 0 或乘法中的 1)。逆元:对于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抵消”元素,两者运算后会得到单位元(例如,a 的逆元是 -a,因为 a + (-a) = 0)。
同时满足这四条公理的系统,就是一个“群”。它为数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对称性和变换的强大框架。
当一个群的运算不仅满足以上四条规则,还满足交换律 (a * b = b * a) 时,它就被称为阿贝尔群(或交换群),以纪念挪威数学家尼尔斯·阿贝尔。
阿贝尔和椭圆函数理论
阿贝尔群在数学中无处不在,例如:
整数加法群 (ℤ, +):所有整数在加法下构成一个完美的阿贝尔群。非零实数乘法群 (ℝ*, *):所有非零的实数在乘法下同样构成阿贝尔群。
当交换律被打破,即群中至少存在一对元素使得 a * b ≠ b * a,我们就进入了非阿贝尔群的领域。这些群描述了更加复杂、顺序至关重要的现象。
最直观的例子来自于矩阵和几何变换:
一般线性群 GL(n, ℝ):所有 n×n 可逆实数矩阵在矩阵乘法下构成的群。当 n≥2 时,这是一个经典的非阿贝尔群,因为矩阵乘法通常不满足交换律。
三维旋转群 SO(3):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所有绕原点的旋转操作构成一个非阿贝尔群。将一个物体先绕 X 轴旋转90度再绕 Y 轴旋转90度,与先绕 Y 轴再绕 X 轴旋转,物体的最终朝向是截然不同的。
在实际各个领域非阿贝尔群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粒子物理学中,描述基本力的标准模型完全建立在非阿贝尔的规范群之上。例如,传递强相互作用(将夸克绑定在一起)的 SU(3) 群和传递弱相互作用(引起放射性衰变)的 SU(2) 群都是非阿贝尔的。它们的非交换性直接导致了传递力的粒子(如胶子和W/Z玻色子)之间会相互作用,这是构成我们物质世界的关键特性。
图源:百度百科
在机器人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SO(3) 群被用来精确计算和描述三维空间中物体的姿态和运动轨迹,其非交换性是处理复杂运动规划和避免“万向节死锁”等问题的核心。
再看看生活
其实运算非交换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想象一下,你正在执行一个任务清单,上面有两件事:吃早餐和刷牙。你先吃早餐再刷牙,和你先刷牙再吃早餐,最终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没有魔方可以对着这个想象...
如果手边有一个魔方可以尝试最直观的非阿贝尔群变换。分别对魔方进行两个不同方向的操作A和B,分别执行先A后B和先B后A,你会惊讶地发现,两种顺序执行完,魔方呈现的颜色状态是完全不同的,魔方的所有可能操作,就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非阿贝尔群,进而可以想象一下三维空间的旋转操作也是非阿贝尔的。
所以说下次说到乘法分配律不成立也不要惊讶,先问问运算定义是什么,再问问乘法作用在什么样的数域上。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1/228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