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正在起变化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网闻 > 正文
社保正在起变化

权衡博弈。

迟迟没有公布社保基数的省市,9月17日又公布出一批: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

再加上之前公布的一批:

内蒙、河北、黑龙江、福建、湖南。

我们简单做一个分类:

社保基数下调:河北。

社保基数持平:内蒙。

社保基数涨幅下降:比起前几年动辄8%的涨幅,今年各省市涨幅普遍都下降了。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有几个权衡和博弈,一起来说下。

1、社保基金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看预测数据,2025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3亿,但是2035年这个数字涨到了4亿。

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员的增加,意味着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支出增加。

从这个趋势来看,如果要可持续的话,社保基金也是要持续增加的。

这就是社保基数这几年不断增加的整体逻辑,当然其中也有疫情扰动的原因。

但是按照新生人口和劳动力人口的变化,大家知道这种上涨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最近财政部再次提出:

划转国企股权充实社保基金。

补足历史欠账,不能把压力都给企业和个人。

2、企业压力

社保基数是根据上一年社会城镇居民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除了企业的缴纳社保比例,现在企业综合的用工成本很高,除了支付基本工资,还要支付占工资36%-29%的社保费用。

其实还有一个区别,大家不太了解:

企业还是分私营和非私营的。

一般我们认为:

非私营的工资要比私营企业工资高,是不是会拉高社会平均工资,取决于当地非私营企业的占比。

换句话说:

私企按照3000发工资,但是社会平均工资是8000,也得按照4800的最低基数来缴纳,这无疑会增加私企的用工负担。

所以:

在企业盈利下滑的当下,怎么不让企业感受到太大的负担,进而减少对就业的影响,也是要权衡的。

其实,非私营的工资也在下滑。

3、个人压力

社保基数分为上限和下限。

上限:去年平均工资的300%

下限:去年平均工资的60%

上限的人数量太少了,下限才是大头,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也就是说:

很多人的实际工资达不到社保的下限基数。

甚至去年还曝出,员工的工资都没有缴纳的社保高。

在经济调整期,大家对于工资更加敏感,对于社保提高基数可能也存在抵触情绪。

所以,下限这部分更要谨慎,企业比个人抗风险能力大,对上调的压力还小一点,个人的话下限基数太高的话,很多自己缴纳的就不缴了。

4、综上所述:

上面说的三个问题:

社保、企业和个人,都是要权衡和博弈的,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社保基数姗姗来迟的原因。

社保基金因为老龄化的原因,有持续上涨的需求,但是在经济调整提,企业和个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一块完全靠企业和个人承担,不太现实。

目前来看:

社保已经在起变化。

下调持平,和涨幅下降的省份越来越多。

当然,加快国资国权划转充实社保基金,也必须加快速度了。

就这样。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中产先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20/227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