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这四个字:对抗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的确,人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但能不能如愿这种选择,却是不一定的。
这也说明了,其实我们的生活,在不少的时候,其实是矛盾的。
就好比我们的心里其实总有两个声音在吵架,一个想往前冲,另一个却拼命往后拽。
而这种自己跟自己较劲的状态,才是最累人的。
和自己过不去,甚至总是为了小事跟自己对抗,其实就是最大的愚蠢。
看不清自己,就走不出困局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扮演别人眼中的角色,只顾活成别人的影子,却忘了自己到底是谁。
古希腊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人,如果不去主动认识自己,就看不清自己。
看不清自己的直接后果,就是一旦掉进困局里,都不知道自己在哪,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更不知道该如何走出来,因为自己从来就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自己的个性是什么。
总之,不知道自己是一棵树,还是一棵草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自己会活成什么样子?
不管怎么样,愚蠢的人才会去找别人眼中的自己。
到头来,只会越来越习惯否定自己,对抗自己。
而聪明人,早就知道去接纳那个也许不完美但真实的自己。
如此,承认自己的局限,走出自己的局限,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另外一番天地。
与情绪为敌,就是与己为敌
情绪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压抑它、否定它,甚至是逃避它。
但显然,这种行为就像把皮球按进水里,按得越深,弹起来越高。
其实,你跟情绪对抗,就是跟自己对抗。
跟自己对抗有什么好处呢?只会把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
要知道,情绪不过是我们的一部分,与其对抗情绪就是对抗自己,不如学会放下,释怀。
然后,允许自己会有脆弱,会有迷茫,也会有痛苦。
慢慢地,通过一次次地自我改变,一回回地自我成长,才能在过程里的磨练当中,变得真正坚强。
说到底,学会与情绪和解,就是与自己和解。
最终,不再为了任何事、任何人对抗自己。
而后,反而能越来越懂得善待自己,充实自己,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知行不合一,最耗人心力
一个人若习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就会陷入更多的内耗困局里。
这种状态,无疑就是“终日与己为敌,疲甚于形役”,以至于好似每天自己打自己,比干苦力还累。
思想家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人处事,做人做事都要简单一点,知道是该做的事,就好好去做。
哪怕做不到,也无所谓,我们就大方承认现状,只要我们想到了,行动了。
然后,慢慢调整自我认知,进行行动升级,自然会因此得到成长和收获的。
最傻的就是卡在中间,对抗自己,自我消耗。
人这一生,其实最大的愚蠢,就是活成自己的对立面,然后不断地进行自我对抗。
永远都要坦然地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纳偶尔的情绪,允许一切发生,尽可能让想法和行动保持一致。
这并不是放弃追求更好,或者选择躺平,而是停止自我撕裂的智慧。
最后,慢慢地与自己和解,让自己过得舒坦一点,自在一些,才是这辈子最值得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