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群: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文集 > 正文
王友群: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作者:
事实充分证明: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军队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派高级特工潘汉年与侵华日军勾结,达成互不侵犯的默契,此无异于卖国通敌之行为。 中共仅在全面抗战初期跟日军打过几仗,一是打给斯大林看的,二是做一做抗日的样子,三是借机向国民政府要军饷。 综上,历史的真相是:中共不仅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屡次在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背后捅刀子。

1945年9月9日,南京,冷欣中将代表将日本降书献给中国战区统帅蒋中正。(翻摄:钟元/..;

9月3日,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党媒大张旗鼓地宣称,中共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真的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吗?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的真相吧。

一,谁接受日本投降?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东京湾中央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

早上9点,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走上讲台宣布:“我们不是来报复的,而是来缔造一个公正、持久的和平。”

随后,日本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走向签字桌,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紧接着登场的是中华民国代表、军政部长徐永昌。徐永昌在受降书郑重写下了“中华民国”四个字。

在徐永昌之后,美国的尼米兹海军元帅、英国的弗雷泽元帅、苏联的德列维扬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的代表依次签字。

1945年9月9日9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主持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

日本派遣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在《向中国战区投降降书》上签字、盖章。之后,由其代表、日本派遣军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将“降书”双手呈给何应钦。何应钦签字、盖章后,由中国陆军参谋长萧毅肃将其中一份“降书”交给冈村宁次。

“降书”第一、二、三、四条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条: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第二条: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命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第三条: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第四条: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受降仪式结束后,何应钦发表讲话:“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的结果。”

除了南京,1945年9~12月,中华民国军政长官分别在北平、广州、台北等16地接受驻地日军的投降。

二,谁是抗日战争的统帅?

抗日战争爆发时,蒋中正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后被推举为陆、海、空三军大元帅,是战时中华民国的最高统帅。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英、苏四国同盟成立。次年1月3日,蒋正中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抗日战争后期,1943年9月13日,蒋中正被选举为国民政府主席,成为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

整个抗战期间,蒋中正多次冒着生命危险,亲临上海、武汉、徐州、台儿庄、柳州、桂林等前线,督战及慰问官兵。作为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他还曾不顾个人安危到印度、缅甸前线视察。

据不完全统计,1938~1943年的5年间,日军对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实施了218次战略轰炸。期间,蒋介石明确表示与重庆共存亡。

随着日本入侵中国东北三省,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担心苏联西边受到希特勒的攻击、东边受到日本的攻击,东西两线作战难以招架。为了让中国拖住日军,斯大林表示支持蒋介石抗日,并强令中共联蒋抗日。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斯大林强令中共必须在蒋介石的领导下抗日。

1937年9月,中共同意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改称“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行政区域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政府。位于陕北的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在南方的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至此,中共军队名义上成为蒋委员长统一领导下的抗日军队。

三,谁抗击了90%以上的侵华日军?

答案是:是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

历史学家辛灏年曾引用史料表示,全面抗战的八年期间,国军与日军打的10万人以上的大会战就有22次,206名将军战死沙场。陆军牺牲321万,空军牺牲4,321人,海军牺牲了全部。甚至在抗战的头四个月,黄埔军校2万5千名年轻军官,战死疆场的就有1万多名。

1946年,抗战期间曾任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所着的《八年全面抗战之经过》一书统计:八年全面抗战,日本陆军伤亡2418528人(其中死亡483708人)、后勤部队伤亡340000人、空军伤亡4280人。

关于日军伤亡人数,中日双方统计数据差距较大,中方可能有夸大,日方可能有缩小。

就22次大会战而言,仅以日本的统计数字为据,日本伤亡人数为30.8万余人。这个数字可能是日军在22次大战中最低限度的伤亡人数。

那么,中共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消灭的日军是多少呢?

辛灏年在仔细研究中共内部的战报后得出的数字是,八路军、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总共消灭日军1万9千480人。

中共宣传中经常提到的战役有两个:一是平型关战役,一是百团大战。前者消灭日军400人,后者消灭日军1万2千645人。

辛灏年特别指出,1944年冬,毛泽东收到新四军消灭460名日军的战报后哈哈大笑,说,这是我军自抗战开始以来消灭日军最多的一次。

如果毛的这个说法是真的,那么,共军八年抗战的实际人数可能比上面的数字少很多。

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总战略是:“蒋、日、我,三国志”,让日、蒋互相消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中共)拼命扩大势力与地盘;待日败、蒋严重削弱,“我”(中共)实力大增后再颠覆“蒋”。

中共打日军不尽全力,打国军却不手软。

据中共国防大学副校长侯树栋的文章讲,八年抗战期间,共军打国军3200次,消灭、打伤国军14万3000人。

四,台湾被归还给了谁?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国际社会公认,日本占据的台湾必须归还中华民国。事实上,最终,日本将台湾归还给了中华民国。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商讨对日作战和战后对日本的处置方案。

1943年12月1日,在征得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同意后,中、美、英三国发布“新闻公报”,此即通常所说的《开罗宣言》。其中明确规定:日本自中国人所窃取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

1945年7月26日,以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名义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重申《开罗宣言》中的诸内容必须得以实施。这表明,该公告再次确认“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中华民国”。

1951年9月8号,大多数同盟国与日本签定的《旧金山和平条约》规定,日本放弃对于台湾及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

《旧金山和约》虽没有明确说台湾及澎湖群岛应归还中华民国,但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向中国战区投降降书》等都早已确认台湾应归还中华民国。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记者会上说:“台湾已交还蒋委员长,美国及其盟国在过去4年来已经认知中国(系指中华民国)拥有台湾之主权。”

五,谁是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的代表?

答案是: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之一,是联合国最早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6月26日,46个国家代表出席的旧金山会议通过《联合国宪章》。

为表彰中华民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华民国获得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荣誉,顾维钧代表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中华民国《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通过的《联合国宪章》,仅在1965年有过一次修改,即将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从原先的六个增加到十个。至今为止,第23条关于五个常任理事国的表述,一字未改。

结语

以上五个方面的事实充分证明:蒋中正领导的中华民国军队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派高级特工潘汉年与侵华日军勾结,达成互不侵犯的默契,此无异于卖国通敌之行为。

中共仅在全面抗战初期跟日军打过几仗,一是打给斯大林看的,二是做一做抗日的样子,三是借机向国民政府要军饷。

综上,历史的真相是:中共不仅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屡次在浴血奋战的国军将士背后捅刀子。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7/2273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