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呼叫中心往往牵涉人口贩运与网路犯罪。图为菲律宾当局于2024年10月突袭一个诈骗据点。(Ezra Acayan/Getty Images)
在联邦检察官上周起诉28名华人跨国诈骗集团成员之后,调查单位公布了六段由YouTube频道“报复骗子”(Scammer Payback)与“三部曲媒体”(Trilogy Media)拍摄的关键影片,进一步揭示该犯罪网络的运作模式,以及所谓“钱骡”在骗局中扮演的角色。这两个频道以揭露骗子而闻名。

在拍摄于2020年的影片《当面对质!揭露骗取35,000美元的AirBNB诈骗者》中,“报复骗子”频道的反诈博主Pierogi假扮受害者与诈骗者通话。骗子指示他将现金用铝箔纸包好,放进盒子后送往FedEx,并叮嘱:“只要告诉店员是寄重要文件给亲戚,不要说寄钱。我们在进行秘密行动,明白吗?”
影片完整记录了诈骗过程,包括印度诈骗呼叫中心的背景杂音,夹杂着大量印度语对话,其员工毫不避讳地用印度语评论顾客,例如直言“这位顾客是个酒鬼”。Pierogi将这些话翻译成字幕,让观众了解骗子如何看待受害者。
该影片在YouTube上已有逾330万次观看。许多网友留言分享自身或家人险遭受骗的经历。一名前字幕员留言称,他在为听障人士提供电话字幕服务的三年间,几乎每天都接到诈骗来电,受害者多为老年人。由于公司电脑全程监控,规定禁止在字幕中标注“这是骗局”,他只能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暗示受害者。有时他听到老人保持沉默、读完字幕后挂断电话,他感叹:“真希望公司能鼓励我们这样做,而不是以解雇来威胁,也希望更多公司能主动阻止这种事发生。”
另一段影片中,反诈团队将一个伪装成装有3.5万美元现金的“诱饵包裹”送至旧金山一处短期Airbnb民宿,由自称“Hans Bum”的华人男子签收。面对调查人员时,他“向上帝发誓”自己只是打了一周零工,透过“朋友的朋友”介绍,每收一个包裹可获得100美元,并不知内容物是现金。他还表示自己仍在就学,因短期租住,没有固定住所。
最终,他被确认为24岁的张志毅(音译,Zhiyi Zhang,绰号“Cream Pablo”)。检方指出,他仅一人就涉及至少180万美元诈骗金额。他已于2025年8月19日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落网。
第二段影片显示,反诈团队将伪装成5,000美元的空包裹寄往加州南达纳角(Dana Point)。签收者自称“诺里斯·陈(Norris Chen)”,最初大方签收,但在被质问后立刻改口,声称自己只是短租房客,对此毫不知情。
镜头拍下他急忙用手机与一名女子以中文交谈,商量如何统一口径,甚至询问是否需要携带假证件、是否应该逃跑。检方确认该男子即为陈嘟嘟,目前已遭羁押。
第三段影片中,骗子冒充客服,谎称误转1.7万美元,要求受害者退还。反诈团队追踪到收件地址,发现一名年轻华人男子取件,经确认为陈华健。他先辩称自己只是“游客”,来这里是为了见朋友,而他的朋友又介绍他认识了幕后老板。他随后表示愿意配合反诈团队搜证,但不久即失联。
不久后,受害者又收到诈骗短信,谎称原跑腿染疫无法收件,要求她召回UPS包裹并改寄新地址与收件人,继续行骗。
反诈团队强调,这些华人男子多充当“钱骡”,专门负责收取并转移受害者现金。虽然未必直接参与呼叫中心运作,但却是诈骗网络资金流转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些影像最终移交给检方与执法部门,成为起诉书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六段关键影片链接:https://rb.gy/k7l5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