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TikTok如何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分析:TikTok如何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法案政策主任刘李俊达表示,TikTok在全球有超过10亿用户,青少年是主要用户群。它的算法是最激进的,你使用20分钟时间,可能就会接触到很多关于自残/自杀的内容。TikTok有成瘾性的设计,会让孩子“滑不停”,还有它会过度搜集用户的各种资料,高度侵犯隐私。

分析:TikTok如何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5年8月30日下午,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举办座谈会,由右至左为与台湾“不会教小孩行动联盟”秘长周雅淳、初色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心理师的深夜学堂共同创办人李炯德、台湾民主实验室研究员Eric Hsu、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法案政策主任刘李俊达。(宋碧龙/大..;

8月30日下午,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举办座谈会,就“从焦虑到渗透:TikTok如何伤害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资讯安全”议题,邀请专家与会分析。

国际特赦:TikTok商业模式 会让孩子“滑不停”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法案政策主任刘李俊达表示,TikTok在全球有超过10亿用户,青少年是主要用户群。它的算法是最激进的,你使用20分钟时间,可能就会接触到很多关于自残/自杀的内容。TikTok有成瘾性的设计,会让孩子“滑不停”,还有它会过度搜集用户的各种资料,高度侵犯隐私。

 alt=
2025年8月30日,国际特赦组织举办人权讲座,站立讲话者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法案政策主任刘李俊达。(宋碧龙/大..;

刘李俊达分析,TikTok的成瘾性设计,包括无限滑动的“为你推荐”:短短几分钟就能推播符合兴趣的影片,并逐步缩小内容范围,以推入超个人化内容。间歇性奖赏:不断制造“惊喜影片”利用心理机制,以形成习惯回路,鼓励上瘾。按赞数与社会比较:反复检查自己贴文与他人表现,导致不安感增加。

他指出,TikTok对使用者隐私权的侵犯行为,包括任意侵扰:搜集主动资料(贴文、按赞)及被动资料(停留时间、滑动速度、情绪)。失去控制:以“同意才能使用”为条件,剥夺真正的知情同意。身份被操控:平台迫使用户通过“按赞、分享”公开个资与偏好,进一步被算法塑造。

刘李俊达强调,人应有免于侵扰、资讯控制、身份空间(或称个人生活私密领域)的隐私权,这是隐私权形成的三个要素。其中免于侵扰是不受任意或非法干预;资讯控制是个人决定个资何时、如何被分享。身份空间指自由建构并表达自我。

国际特赦研究报告指出,TikTok的商业模式侵犯了使用者的隐私权与其他人权。TikTok是一个“刻意设计成容易上瘾”的平台,使用者会觉得自己被困住,一直滑不停!对心理健康有兴趣的年轻使用者,可能陷入“讨论、浪漫化甚至鼓励忧郁、自残与自杀内容”的内容推播无底洞。

台民主实验室:TikTok吸引孩子 协助中共统战台湾

台湾民主实验室研究员Eric Hsu分析,“TikTok为什么吸引青少年?”,因为其具有多样性与时下性的内容、简短且容易消费的资讯内容、社交目的所需、独特的使用者社交机制以及精准到位的算法,但令人质疑的是,TikTok算法真的没问题吗?

分析:TikTok如何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5年8月30日,国际特赦组织举办人权讲座,图为台湾民主实验室研究员Eric Hsu。(宋碧龙/大..;

对于台湾青少年如何看待统一议题,Eric分析,使用TikTok的青少年认为台湾恐怕无法抵御中共军事入侵、战争很可怕、担心亲友安危,可能会选择投降;年轻人认为即便统一,可能对一般老百姓不会有太多影响。青少年对各议题持有强烈无力感及无感、具体来说缺乏对中共威胁的整体清晰想像;青少年对中共威胁敏感度与抵抗意志堪虑。

Eric分析TikTok在中共统战台湾中扮演的角色,指出TikTok利用台湾国内议题来挑起负面情绪与对立分裂、降低民众对台湾民主制度的信心、过于强调台湾当下生活现况的不满意感并强化两岸社会与民众之间的“亲近感”、植入战争情境的惨烈意象、积极塑造两岸统一的“正面形象”。

Eric说,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TikTok活跃使用本身仍对政治态度的倾向具有影响力,特别是在削弱对台湾现有制度的满意度和民主信心上。TikTok活跃使用这项行为本身,就会让使用者更偏向亲共、对中共治理持正面态度,且让使用者更倾向对台湾制度持民粹怀疑的政治态度。

他指出,TikTok平台充斥网络霸凌与厌女、为了流量而将欺负弱势娱乐化。TikTok上广泛流传擦边视频及未成年裸露、儿少性影像&潜在性剥削、账号为饵,Linktree引导流量、Patreon平台私密影像贩售、私讯裸聊&性影像勒索骗取、诈骗产业链(线上博奕、求职&投资诈骗)。

TikTok与青少年的忧郁、焦虑心理问题有关

初色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心理师的深夜学堂共同创办人李炯德说,青少年使用社群媒体,沉浸于手机及短影片内容,容易导致上瘾、注意力碎片化、记性变差、睡眠剥夺,这些都与忧郁、焦虑、变得憎怒等心理问题有关。此外,青少年因网络使用减少了与朋友的互动,增加了社交障碍。

 alt=
2025年8月30日,国际特赦组织举办人权讲座,图为初色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心理师的深夜学堂共同创办人李炯德在演讲。(钟元/大..;

李炯德建议父母成为孩子的园丁,而非木匠;陪伴孩子捏出他们想要的形状,而不是被社群平台传递的观念形塑;帮孩子重新“做自己的主人”,建立价值感、学会调适情绪,有好人际关系支持。

台湾“不会教小孩行动联盟”秘书长周雅淳分享TikTok等社群软件对儿少身心的影响以及大人应如何因应。她提到,家庭中亲子工作坊的实务经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探讨亲子间网络使用规范的讨论,并强调建立信任与沟通的重要性以及网络环境中潜藏的风险与社会现象。

分析:TikTok如何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5年8月30日,国际特赦组织举办人权讲座,图为台湾“不会教小孩行动联盟”秘书长周雅淳在演讲。(钟元/大..;

刘李俊达呼吁各界关注TikTok的危害并采取行动,你可以做的三件事:一、父母与孩子协商网络与数位软件使用规则;二、要求政府与立法委员制定数位平台治理法规;三、邀请更多人加入连署要求TikTok改善。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记者钟元台湾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2/227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