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告儿女们:再孝顺,也万万不要对年过七十的父母,做这3件事!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劝告儿女们:再孝顺,也万万不要对年过七十的父母,做这3件事!

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顺?以前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孝顺就是,把父母接到城里生活,衣食无忧,就是孝顺。可当我真的这么做了,却发现我越用自己的方式尽孝,父母越不自在。

所以,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告各位子女们,再尽孝,也不要为年老的父母,做以下这三件事,否则你会追悔莫及!

一、不要强行把父母接来身边照顾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看见父母流着大汗在地里干活,我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考学,有了出息后,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

可我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就不想继续念书了,进入社会后,我送过快递,工地抗过包,街边摆过摊,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打拼,我靠着经营一家早餐店,终于在城里买上了房,并且娶妻生子。

此时,我的父母都已经年近七十岁了,正是需要儿女照顾的时候,所以,我提出要把他们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我爸妈死活不愿意,说是城里开支大,也住不惯。

可我认为,城里医疗条件好,要是父母生病了,能第一时间治,平时生活中有啥事,我能第一时间赶到,所以,编谎说是早餐店太忙了,没空接送孩子,让他们来帮忙,我父母才同意来城里生活。

为了让父母尽快适应城里的生活,我带他们认识小区的老人们,附近的公园、广场等,平时有空我也会带他们去逛商场,附近旅游景点玩。

可很快我就发现了问题,老两口每天除了买菜,从来不出门,也不爱看电视,就在家里呆坐着,大眼瞪小眼,刚开始我以为是刚来城里,还不习惯,慢慢就好了。

可三个月过去了,他们不但没适应这里的生活,而且比以前不爱说话了,常常望着远方出神。我不明白明明城里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很多,为什么他们却适应不了呢?

妻子却说:“爸妈一辈子都在农村,早已和那片土地融为一体,现在你让他们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就像是鱼儿离开水一样,怎么都不行。”

最后我才把父母送回老家,一回到老家,我爸妈像是活了过来一样,一进家门就和村里人说个不停,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是我错了。所谓尽孝,不是强行改变父母的生活环境,适应我们的生活节奏,而应该遵从父母的意愿,让他们在农村生活,我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比什么都好。

二、不要强行改变父母的生活习惯

很多儿女都会打着为父母好的旗号,强迫他们改变看似不好的生活习惯。

我爸妈很喜欢吃腌制食品,像腌萝卜干,腌橘子皮,这些我家一年四季都会吃,不仅吃粥还会当下饭菜。

腌制食品有大量硝酸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我经常在他们耳朵念叨,少吃咸菜,最后我妈实在没法,就在我回去吃饭的时候才把咸菜藏起来,等我走了还照吃不误。

我这才意识到,生活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与其强迫父母改掉他们根深蒂固的习惯,不如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这才是真的为他们好。

三、不要形式上的孝心。

母亲八十岁那年,被检查出得了癌,她不想治,可我却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不管怎样都得治疗,尽一切努力延长母亲的生命。

还有就是如果不治疗,我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亲戚朋友都会骂我不孝。所以,我劝母亲接受了化疗。

可才两个疗程,母亲已经瘦骨如柴,虚弱的只能躺在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吃不进东西,只能靠打营养液维持生命,看着母亲如此痛苦,我不禁怀疑自己的决定,可转念一想,只要母亲熬过去,就能多活几年,这一切都值得。

但母亲还是没能撑住,在第三个疗程的时候走了。我这才意识到,我真是大错特错,我坚持要母亲治疗,不过是为了自己能逃脱骂名,得个孝子的名头罢了,是一种形式上的孝顺,根本不是孝顺。

如果尊重母亲的意愿,不治疗,顺其自然,至少她生命的最后时光不用受尽折磨,毫无尊严的活着。

以上三件事,是我的经验教训,我想告诫所有儿女们,你再尽孝,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所谓的孝顺,不是我们有出息了,把父母接到城里和我们住一起,也不是试图改变父母的生活习惯,更不是打着为父母好的名义,让他们活的没尊严。

先有顺才叫孝顺,除了要让我们的父母吃饱穿暖以外,更重要的是遵从父母的意愿,用心感受老人的需求,不过多干涉老人的生活,让他们顺其自然的活着,才是真的孝顺。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秀丽讲故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901/227091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