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战争规则!泽连斯基竖起一座里程碑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重塑战争规则!泽连斯基竖起一座里程碑—杨聪荣:泽连斯基竖起了一座里程碑
作者:

切断敌方技术命脉重塑战争规则

2025年8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令,对俄罗斯、中国及白俄罗斯的94个实体实施严厉制裁。这项措施不仅针对传统军工企业,更锁定人工智能(AI)驱动的无人机技术供应链,标志着战争型态正从传统战场转向科技主导的竞逐。这一行动反映了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中的新战略:通过切断敌方的技术命脉,重塑战争规则。

人工智能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争的“游戏改变者”。这些无人机从早期的侦察工具,逐步演进为具备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精准攻击能力的武器系统。俄军近年来大量部署AI驱动的无人机,例如Zala Aero的Lancet-3和Smart Birds的Orlan-10,这些系统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中执行任务,显著提升其在持久战中的优势。对乌克兰而言,这种技术的扩散不仅威胁前线安全,更可能让俄罗斯在全球军事竞赛中占据先机。泽连斯基的制裁法令因此将焦点放在AI无人机的技术生态系统,试图从源头遏制俄军的技术优势。

制裁的核心在于打击跨境供应链,这是俄军无人机技术的命脉。俄罗斯的Zala Aero和Smart Birds等企业负责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但其核心组件仰赖国际供应链。中国企业,例如深圳的微电子公司和无人机零件制造商,提供关键的导航模块、高效能芯片和引擎,支撑了俄军无人机的量产能力。白俄罗斯则扮演后勤角色,透过其境内的转运网络为俄罗斯提供规避国际制裁的管道。乌克兰的制裁措施具体包括冻结这些实体的资产、禁止技术转让、限制其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对相关企业高管实施旅行禁令,旨在全面瘫痪这一供应链。

这项制裁政策的演变可追溯至俄乌冲突的技术升级。2022年以来,俄军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从简单侦察转向复杂的电子战与精准打击,促使乌克兰加速制定对策。2023年,乌克兰与西方盟友开始联合监控俄罗斯的无人机供应链,发现中国与白俄罗斯的角色日益凸显。2024年,乌克兰情报部门发布报告,详细揭露94家实体的角色,成为此次制裁的基础。泽连斯基签署的法令进一步将制裁期限设定为10年甚至无限期,显示出长期压制俄军技术能力的决心。

制裁的战略意涵深远。这场行动标志着科技战争的全面升级。战争不再局限于传统战场,而是延伸至实验室、工厂与全球供应链。 AI技术的快速迭代正在重塑军备竞赛,谁能掌握关键技术,谁就拥有战场主导权。乌克兰积极寻求国际协同,与美国、欧盟及日本等盟友协调,试图透过多边制裁限制俄罗斯绕过限制的能力。美国已承诺对部分中国企业实施二次制裁,欧盟则考虑扩大对俄科技出口的禁令。长期制裁的设计显示出乌克兰试图改变游戏规则,将科技供应链作为战略压制的核心。

制裁的执行面临诸多挑战。中国企业可能透过第三方国家或灰色市场继续供应零件,规避制裁。2024年,国际调查发现,部分中国零件经由中亚国家转运至俄罗斯,显示供应链的灵活性。全球市场存在替代供应来源,例如东南亚或印度的小型科技公司,可能填补中国企业留下的空缺。长期维持高强度的技术封锁需要大量资源,乌克兰及其盟友的财政与政治意愿将受到考验。若这些挑战无法克服,制裁可能仅带来短期阻滞,而非长期削弱。

这场科技制裁揭示了战争的未来样貌。未来的国际安全不再仅取决于坦克、导弹或油田,而是取决于谁能掌控AI驱动的武器系统及其供应链。乌克兰的行动不仅是对俄罗斯的直接反击,更是对全球军事技术扩散的警讯。透过精准的施政措施,乌克兰试图在这场科技战争中夺回主导权。制裁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团结与执行力。这场战争的结局,将决定未来数十年的全球安全格局。

※作者为ESG碳减量联盟理事长,中台湾教授协会理事长,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上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30/22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