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中字头建筑央企,简直把打工人的底线踩了个稀碎!
传闻全公司1100号人,300多个待岗,社保公积金停缴整整14个月,2024年到现在连降三次薪,现在连奖金绩效都砍了,就等着哪天发善心再补发。
最绝的是那句"到手1500、2000、3000"的工资条,堂堂央企居然让基层员工混到喝西北风的地步,搁谁谁不懵圈?
咱先把时间线理清楚:2024年开年到现在,这家企业先是搞了三轮降薪,每次降薪都像钝刀子割肉,工资单上的数字越来越刺眼。紧接着就是停缴社保公积金,整整14个月啊家人们!
要知道社保断缴可不是闹着玩的,买房买车贷不了款,生病住院报销不了,连退休后的养老金都要打水漂。更过分的是,现在连奖金绩效都停了,美其名曰"等待通知再发",合着打工人每个月就拿点基本工资,还得给企业白打工?
有人说央企怎么也得有点体面吧?体面个屁啊!本部职员到手1500,副科2000,正科3000,这工资水平放在三四线城市都够呛,更何况这还是中字头的招牌!
以前大家总觉得央企是铁饭碗,旱涝保收,现在好了,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轻轻一捏就碎成渣。更有意思的是企业所谓的"共渡时艰",合着共渡时艰就是让员工喝西北风,管理层却稳坐钓鱼台?真当打工人是冤大头啊?
再说说这300多人的待岗大军,每天在公司里晃悠,活干不了,工资拿不全,社保没着落,活脱脱一群"职场流浪汉"。
有人说待岗是土建行业的常规操作,但常规操作不该发生在央企身上啊!央企不是应该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吗?怎么反而成了行业崩塌的重灾区?这就好比家里的长子,本该撑起门面,结果自己先瘫了,把一大家子都拖下水。
说到行业寒冬,这几年土建行业确实不好过,房企暴雷、项目烂尾、工程款拖欠,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把锅全甩给行业就能说得过去吗?
别的不说,就说同类型的其他企业,虽然也有困难,但好歹没让员工停缴社保、连降三次薪啊!再看看这家企业,每次降薪都精准拿捏员工底线,停缴社保更是直接断了员工的退路,这不是要把人逼上绝路吗?
网上还流传着一张内部聊天记录,说公司领导在会议上说"现在公司困难,希望大家理解",可理解个鬼啊!员工理解企业困难,企业怎么不理解员工的困难?房贷要还,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这些压力都压在员工身上,企业倒好,直接甩锅给行业,自己当起了缩头乌龟。
更有网友扒出,这家企业在盈利好的时候,可没少给高管发奖金,现在轮到员工吃苦头了,这才是真正的"共苦不共甘"啊!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家出问题的中字头企业了,最近几年,类似的降薪、待岗、停缴社保的新闻屡见不鲜。
去年某央企被爆出基层员工月工资不到3000,社保按最低标准缴纳;前年某设计院央企强制员工内退,补偿金低得可怜。
这些案例都在说明一个事实:所谓的"央企光环"正在逐渐褪色,一旦行业进入下行周期,连最坚固的堡垒也会崩塌。
回到这家企业本身,全网都在扒它的黑料,有人说它拖欠供应商货款,有人说它项目停工半年没人管,还有人说它内部管理混乱,高层内斗不断。
最可悲的是,受伤最深的永远是基层员工,他们每天兢兢业业上班,换来的却是工资缩水、社保断缴、前途未卜。
现在网上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骂企业没良心,一种是劝员工赶紧跑。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两种声音都有道理,但更想说的是,打工人一定要认清现实:天下没有永远的铁饭碗,尤其是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都可能面临危机。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企业身上,不如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多攒点积蓄,做好随时离开的准备。
最后想对这家企业的员工说几句掏心窝的话:你们真的很不容易,在工资被降、社保被停、前途未卜的情况下,还在坚持上班,这份韧性值得尊重。但也要明白,企业可以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能对不起自己和家人。
如果企业一直不给说法,一直拖延敷衍,那就别犹豫,该维权就维权,该找下家就找下家。记住,你们的背后是家人,是一日三餐,是未来的人生,别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搭上自己的现在。
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以后找工作,别只看企业的招牌,更要看企业的口碑、管理和对待员工的态度。再大的企业,如果连员工的基本权益都保障不了,那这个企业也走不长远。希望这家企业能尽快解决问题,给员工一个交代,也希望所有打工人都能遇到靠谱的企业,过上踏实的生活。
毕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眼前的苟且,更是一份能让人安心生活的保障。而这份保障,从来都不是靠企业的施舍,而是靠我们自己的清醒和努力。
记住了,自己的饭碗,永远要比企业的面子重要;自己的未来,永远要比别人的承诺可靠。